据韩媒报道,LG集团电子事业部(LG Electronics)正为特斯拉开发中的擎天柱机器人研发交互RGB摄像头模组、前视双目RGB摄像头模组、后视RGB摄像头模组和RGBD摄像头模组,这些关键组件将应用于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的头部FSD导航系统,具体包括:
1. 交互RGB摄像头模组:采用500万像素传感器,支持每秒1000帧画面处理,结合动态HDR优化算法,可在强光、逆光等复杂光照条件下保持高对比度成像。该模组还集成了LG独有的「AI场景识别」技术,通过分析图像特征自动切换拍摄模式(如人像、夜景、物体识别),准确率超95% 。
2. 前视双目RGB摄像头模组:基于立体视觉原理,通过双镜头视差计算实现厘米级深度感知,最远检测距离达30米。模组采用LG自研的纳米涂层技术,可有效抑制玻璃表面反光,在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下仍能保持清晰成像。
3. 后视RGB摄像头模组:配备160°超广角镜头,支持鱼眼畸变校正,可覆盖机器人后方180°范围。该模组通过AI算法实现动态物体追踪,当检测到移动物体时,可实时向主控芯片传输预警信号。
4. RGBD摄像头模组:融合深度信息与彩色图像,采用Time-of-Flight(ToF)技术,深度精度达1毫米@1米,可快速构建三维环境地图。该模组已在LG CLOi ServeBot机器人中验证,支持复杂场景下的路径规划与避障,成功率超99.7% 。
在制造工艺方面,LG电子通过「AI工艺配方」技术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传统摄像头模组量产初期需72小时优化工艺参数,而LG的AI系统通过分析数千万条生产数据,可在6小时内生成最优工艺方案,关键工序缺陷率降低90%。这一技术确保了特斯拉擎天柱摄像头模组的高良率与一致性。
特斯拉Optimus Gen-3头部搭载的LG摄像头模组,与自研FSD芯片(算力1PFLOPS)形成协同,通过「舰队学习」机制实现全球机器人经验共享。例如,当某台机器人在工厂环境中识别出新型障碍物时,相关数据可在4小时内同步至所有联网机器人,显著缩短任务学习周期。
LG电子与特斯拉的合作可追溯至2021年,当时其为Model Y供应车载摄像头模组。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LG电子于2023年斩获特斯拉Cybertruck摄像头模组订单,供应期超3年,订单规模达1.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0亿元) 。此次为擎天柱机器人提供视觉系统,是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据悉,LG的上述摄像头模组将交付给中国的消费电子龙头蓝思科技(300433.SZ)(06613.HK)泰国工厂做组装,蓝思科技作为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头部模组的独家供应商,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精密制造与系统整合能力。自2015年起,蓝思科技为特斯拉独家供应汽车智能座舱模组(如汽车中控、B柱组件),是特斯拉最重要的Tier1供应商之一。在机器人领域,蓝思科技已实现灵巧手、行星滚柱丝杠、六维力矩传感器等核心模组的量产和机器人、机器狗整机组装规模交付。LG的RGBD摄像头与蓝思科技的夹爪模组(精度0.1mm)配合,已实现穿针引线等精细操作,展现了人机协作的极高水准。
根据特斯拉规划,2026年Optimus产能将提升至5-10万台,单价降至3.5万美元,主攻物流仓储、电子制造等工业场景;2027年规划产能或达50万台/年,逐步拓展至家庭服务、医疗养老等消费级领域。
在此过程中,LG电子与蓝思科技的协同创新将持续释放价值。例如,LG的车载ToF传感器技术或可应用于机器人环境感知,而蓝思科技的AR眼镜结构件研发成果(如49克超轻纳米微晶玻璃框架)或可优化机器人面部显示模组。这场由视觉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不仅将重新定义人类与机器人的交互方式,更将推动全球智能制造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