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前夜,利润暴增的舜宇宣告消费电子行情又可以看了?

发布时间:

2025-08-22 18:23:16

来源:港股研究社

消费电子市场的热度正随着“金九银十”购物季的逼近开始攀升,尤其是在苹果iPhone 17系列进入量产、富士康郑州厂区旺季招工、供应链企业年中业绩密集发布……多重信号的交织下,题材行情极可能愈演愈烈。

作为近期板块的领跑者,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简称“舜宇光学”)交出一份超预期的半年报

上半年得益于集团车载、手机和XR等产线相关产品收入齐增,其总收入增了4.2%至196.52亿元;股东应占溢利16.46亿元,同比增加52.56%,高于市场预期;每股基本盈利151.56分。

继2024年在复苏的大背景中成功站上历史收入新高后,这家光学头部企业再次用“结构升级”的硬核逻辑填平了“量增乏力”的困境。

于整个消费电子产业,这份财报似乎也强有力地验证了从追量转追质,以此跨越需求调整周期战略的可行性。

然而,放野望去,值得思虑的是,相比于去年三季度的新品比拼大赛,这个金九银十似乎除了iPhone 17系列,新品上新热度并不高,整个消费电子下半年的景气度真的好吗?舜宇光学的质量突围又能否延续下去?

利润弹性拉满,小摩里昂集体上调预期

透过4.2%的收入增速和52.6%的净利润增速差,便大致可知,这是一份主打“质量突围”的年中成绩单。

事实上,舜宇光学上半年手机光学产品的出货量是在下滑的,其中手机摄像头模组、手机镜头出货量分别同比降了21.0%、6.4%。

只是得益于在高端旗舰机型中参与度的提升,舜宇光学成功“以价补量”,上述两大品类的平均销售价格(ASP)均提高了约20.0%;整个上半年其手机相关产品总收入同比增1.6%至132.5亿元,成功稳住公司基本盘。

手机相关产品受益于手机摄像头高端化和公司前瞻布局及领先技术市占率蝉联全球第一

其中镜头方面,上半年其已通过采用多群组系统方案实现多种形态的潜望产品量产;模组方面,也已实现多折潜望模组及大底潜望内对焦模组在核心大客户旗舰机型中的大规模量产;同时,凭借自研马达模组的整合优势,其独创的大光圈低负载潜望模组已配合头部客户进行深度研发与应用。手机相关产品市占率蝉联全球第一

金九银十前夜,利润暴增的舜宇宣告消费电子行情又可以看了?

手机产品结构明显在向上优化的,呈高端产品集中态势,这也预示着其手机业务成功以高端化摆脱曾经过于依赖出货量增长的模式。

而之于手机业务,高毛利率、高增长天花板的汽车业务其实也是舜宇光学以高端化逻辑破增长的关键战略布局。

得益于智能驾驶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和更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逐渐落地,上半年舜宇光学车载镜头出货量增了21.7%,车载模组收入增约35%,从而推动车载相关产品收入增长18.2%至34.00亿元,远超整体增速;且高于手机业务的毛利率成功助推整体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尤其是其还开发了更多利润率更高的国际项目。

要速度有速度,要盈利质量有质量。显然于舜宇光学而言,车载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效应尤为重要。

最终在产品结构和高毛利业务结构的双向优化中,上半年舜宇光学总毛利率同比增了2.6个百分点至19.8%;同期净利润、每股基本盈利分别暴增52.56%、53%,成功跑赢了市场预期,包括小摩、里昂、大和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对舜宇光学的未来盈利预期。

除这一点外,舜宇光学在成本控制上的“精准发力”也为利润增长提供了支撑:上半年得益于管理层通过数字化工具精准投放营销资源,销售及分销费用同比下降18.5%;而研发开支虽同比增长11.3%至16.3亿元,占比也提升0.5个百分点至8.3%。

可这种“降费增研”的策略,既保障了利润弹性,又为技术迭代储备了动能,可谓是舜宇光学转型路上的"左右手"。按照规划,其研发投入的增长将集中投入汽车、XR、泛IoT及智能手机等领域。

这场质量突围的本质,是舜宇光学转型的初战告捷,其正通过高端化和多元化业务放量以此摆脱单一产业周期对其桎梏,增强自身抗周期能力。

周期突围初战告捷,舜宇全年就稳了吗?

舜宇光学的半年报,传递出“转型已见成效”的积极信号,但若结合其6、7月的出货量数据,全年的突围仍可能是一个问号。

这也是面对这份成绩单,市场仍持相对保守态度的顾虑点。

据官方公告,7月手机镜头、手机摄像头模组的出货量分别下滑了14.6%、2.9%;车载镜头出货量则同比涨了28.8%,达1134.9万颗。总体来说,都是略低于部分投资机构预期的。

华鑫证券最新分析指出,舜宇光学今年前7个月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22.7%,略低于该行预期。

其主要权衡点在于,尽管在技术平权推动下,比亚迪等智能汽车摄像头配置数量的升级有望直接拉动舜宇光学汽车镜头业务增长,但机构认为,2025年下半年汽车镜头业务仍缺乏明确催化因素。

摩根大通虽然上调了舜宇光学的盈利预期,但是还表示,因对其未来智能手机业务的增长潜力持更保守看法,因其在高阶项目中的份额较低,而机器人等其他新业务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做出更实质性的贡献,给予中性评级。

从市场关注的这些核心问题出发,舜宇光学未来的增长仍有“三道关”要解决。

第一关:被列为公司“战略重点业务”的车载板块何时能大规模打开增量空间?

对于这一问题,舜宇光学的底气还是相对充裕的。上半年成功守住车载镜头市占率全球榜首宝座,便是对其产品力与市场能力的认可。技术进步层面,上半年其成功完成新一代除雾技术的研发,使车载镜头的水雾消散效果更佳,现已应用在多个车厂项目上;同时还成功突破了玻塑混合车载镜头高精度仿真和稳定性两项关键技术,夯实了在ADAS车载镜头市场的领军地位。

在模组方面,其“订单护城河”也越积越深,主要是持续深化与地平线、高通、Mobileye及英伟达等全球主流智能驾驶平台厂商的战略合作生态,不断拓展车载模组的产品矩阵。上半年其8MP车载模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并新获得欧洲头部车厂8MP产品定点,海外进展良好。

“好饭不怕晚”,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持续演绎以及车企技术平权的竞争,汽车电子链的需求爆发确定性极高且空间庞大。值得期待的是,在车用激光雷达上,舜宇光学通过把握L3及以上智能驾驶的需求点,现已手握超15亿元的定点项目订单。

第二关:作为核心基本盘,手机的高端化转型是否可持续?

这应该是市场目前更为顾虑的问题,下半年手机ASP的提升能否持续填补出货量下降带来的收入变量?根据舜宇光学管理层的发言,官方信心短期内还是相对充裕的,其预计今年手机相关收入将同比增长5%至10%,并预期下半年手机镜头和镜头模组毛利率将与上半年持平。

时间线如果再向未来拉长一点,考虑到补贴政策边际效益下滑、新机迭代空间日渐被消化、高端化渗透速度放缓,舜宇光学的“以价补量”策略还是可能面临瓶颈。

尤其是折叠屏手机和AI技术虽然目前已有局部突破,但短期受限于技术创新的瓶颈,创新红利远不到全面释放时机,难以扭转全局。

例如,折叠屏的“厚、重、贵”题虽有所改善,但价格、耐用性和维修成本仍制约需求渗透速度;AI技术应用碎片化问题更是凸显,大多实际功能多限于浅层应用,尚未形成颠覆性用户体验,赛迪智库指出AI技术对行业的实质性赋能可能需3~5年才能显现。

手机业务面临的不确定性显然难以完全靠自身板块消化,业务多元化在长周期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三关:新兴业务的商业化何时落地?

上半年,其XR相关产品继续扩张,实现收入12.01亿元,增长约21.1%。其中,增长快速的智能眼镜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其相关成像模组在业内相对领先;至于已获得Meta、Pico等头部客户认证的AR光机产品,终端产品的普及速度慢于预期,短期内仍需“耐心等待”。

整体来说,新业务能给予舜宇光学更多“想象空间”但需要时间验证。

结语

事实上,在高端化浪潮中,“质量突围”早已成为整个消费电子链的群像。此时,企业生存的关键早已不再是“谁能做更多产品”,而是“谁能做更有价值的产品”。

舜宇光学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质变”样本:一手产品结构升级,一手业务多轮驱动,既打破了“手机依赖症”,也成功构建了一条清晰的“守局-破局-培育”成长路径。

当然,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车载业务的高增速能否延续?手机高端化的护城河是否稳固?新兴业务何时能贡献实质利润?这些问题,将决定舜宇光学下一个十年的高度。

来源:港股研究社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