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某券商首席行程安排的截图引发关注。

水印显示,这张图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的微博账号@张瑜Suki。
根据截图,张瑜整个7月将辗转湖州、上海、烟台、大连、厦门、昆明等地,首周几乎没有空档。
除了工作日被路演和各类策略会占据,两个周末也已分别被厦门与昆明的活动“预定”。

5月7日,张瑜在华创中期策略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类似的行程,她并非首次公开。
6月16日,张瑜在微博上晒出了一份行程安排,并写道:“狂奔之夏开始了,日程越排越麻…”

去年10月,张瑜曾在微博中提到:“我每年近千场机构客户路演,每两周会组织一次旬度电话会(Wind、进门等各平台都有),同时也会有不定期的专题路演和热点解读电话会,仅限机构白名单参会。”

事实上,高强度、高频率的出差和会议,几乎是大多数券商研究员的日常,尤其是首席分析师。
春节期间,券商民工们也并未停歇。在DeepSeek“出圈”爆火后,1月28日除夕晚上9点,有券商首席召开了一场电话会议,针对DeepSeek进行大模型拆解。

据称这场除夕路演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被业内称作“AI春晚”,甚至有人笑言,“这是在跟央视春晚抢收听率。”

研究员常年高负荷工作早已不算新鲜事。尽管“反内卷”已成为不少行业的口号,但在券商圈,节奏似乎并未因此放缓。
上个月,一则网络流传的截图显示,某券商互联网组通知销售:工作日晚上8点后、周六全天、周日上午一律不再安排任何客户路演,希望为研究员留出更多独立研究和休息的时间。

不过,从张瑜晒出的行程来看,在当前“客户为王”“研究为本”的竞争机制下,券商民工的周末或仍难属于自己。
资本市场需要高频信息、前瞻判断与一线调研的支撑,研究员作为产业与市场之间的纽带,承担着将复杂信息结构化传达给投资者的任务。
但这背后,是券商民工长期加班、频繁奔波与节假日无休的现实。
张瑜晒的,不仅仅是一张行程安排截图,更是一代金融从业者的生存实录。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