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注销+增持组合拳,均胜电对标成熟资本市场经验

发布时间:

2025-08-11 10:24:00

来源:全景网

A股上市公司减持浪潮下,均胜电子选择大规模回购并注销,用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明确的价值信号。

近日,均胜电子发公告称,提前完成股份回购计划并正式启动注销程序。截至2025年7月29日,公司斥资2.22亿元,累计回购股份1303.098万股,占总股本0.925%。

不同于A股公司回购规模普遍较小且多用于股权激励,均胜电子此次选择注销式回购并形成连续性操作,更加凸显公司长期投资价值。

回购+增持组合拳,提升股东价值

均胜电子此次回购计划展现了超强的执行力。

公司原计划在2024年12月23日至2025年12月22日的期限内完成回购,但实际从2025年1月22日首次实施回购开始,短短半年内便完成了全额回购。

在回购期间,控股股东均胜集团及公司董事、高管同时宣布增持计划:均胜集团拟增持5000万元至1亿元;董事及高管团队计划合计增持1000万元。此次回购资金结来源于农业银行宁波鄞州分行提供的专项贷款及公司自有资金,与国家“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导向形成呼应。

与市场上多数公司保留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不同,均胜电子选择直接注销全部回购股份,这一决策传递出更强烈的价值信号。

注销股份对股东价值的影响直接体现在财务指标上。减少流通股数量将直接提升每股含金量,在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每股收益。公司总股本缩减1303万股,按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3.4亿元推算,注销后每股收益将自然提升约0.93%。

这一操作也强化了控股股东控制力。

控股股东均胜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39.34%升至39.71%,控制权提升0.37个百分点,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连续回购背后的预期差修复机会

此次回购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均胜电子连续几次实施“回购+注销”组合操作。

对投资者而言,若发现“低估值+高现金流+管理层增持”与大规模回购并存的公司,往往存在显著预期差修复机会。

据公告梳理,均胜电子在2018年、2024年和2025年三次实施股份回购,总额超过22亿元,回购股份数量高达9729万股,已注销7600万股。

这一资本运作趋势与公司盈利改善同步。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45.76亿元,同比增长9.78%;实现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大增11.08%。尤其是公司毛利率连续三年持续提升,2025年一季度达到17.9%,创下近三年新高。

随着高阶智驾域控制器、机器人零部件等高毛利率产品的放量,均胜电子后续整体毛利率有望继续提升,进而带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不断增强。

对标成熟市场经验

当我们将视角扩展至全球资本市场,均胜电子的回购策略在多个维度呈现出成熟市场所具备的特征。

一组很有趣的数据,据wind显示,A股市场仅7月份就有700余份减持公告发布,涉及400余家上市公司。截至8月5日,又有超过100份减持相关公告披露。在回购方面,多数公司回购股份往往用于员工激励,或者是周期底部的价值托底,选择注销的更少。

相比之下,在更为成熟的美股市场,企业更倾向将回购纳入长期资本分配计划,与股息并列作为股东回报核心手段,单笔规模显著更大且更连续。

回到均胜电子,其近年来持续的股份回购操作,创新之处在于将财务操作转化为治理升级工具——以注销回购夯实股东权益基础,以高管增持重建信任纽带。

通过“注销提升EPS+增持强化信心”的协同操作,均胜电子的回购模式为A股公司提供了从“被动市值管理”转向“主动价值创造”的关键路径,或成为优质上市公司重塑股东关系的新标准。

产业升级与股东回报的双轨布局

均胜电子的股份回购也不是孤立行为,而是与公司战略转型深度协同的系统工程。

公司一方面通过回购注销提升股东回报,另一方面加速技术布局。

汽车电子领域,基于现有芯片平台地平线以及头部算法商Momenta合作,加速技术研发创新;在机器人领域,发挥汽车零部件技术同源优势,与智元机器人展开战略合作,开发机器人“大小脑”系统、嗅觉传感器、电子皮肤等产品,并向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送样核心零部件。

另外,订单储备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现金流支撑。

2025年一季度,均胜电子新增订单157亿元,其中新能源与智能化相关订单占比超45%。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产品放量,公司持续创造稳定现金流,使股份回购更具可持续性。

对此,资本市场分析机构也给予了积极评价。

天风证券研报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15.65亿、18.77亿和22.99亿元。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