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天铁科技(300587.SZ)发布2025年中报显示,2025年,尽管天铁科技面临业绩压力,营业收入有所下滑,但公司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整体经营性现金流收窄并呈现净流入态势。公司积极推进业务转型,持续完善在锂电产业链的布局,顺应新能源长期发展趋势,有望成为固态电池核心材料领域的关键供应商。
战略布局清晰,锂电项目全面投产在即
自2018年起,天铁科技战略性切入锂化物业务,依托江苏昌吉利二十余年在烷基锂、无水氯化锂、氯代烃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快速向新能源领域延伸。2022年,公司在安徽合肥庐江高新区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5.3万吨锂电池用化学品”和“年产2600吨锂材系列产品”项目。该项目已于2024年10月进入试生产阶段,2025年实现跨越式发展,标志着公司锂电业务正式迈入规模化量产阶段。
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万吨无水氯化锂、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1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3000吨金属锂等关键锂电材料的生产能力。长城证券指出,该项目的竣工将显著增强公司发展后劲,是公司深化主业战略转型、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技术领先,打造高纯度金属锂制造高地
天铁科技的核心聚焦于电池级金属锂及锂带的高端制造。安徽天铁配备高效电解、除杂净化、低温蒸馏等非标定制化先进装备,集成多项核心技术,可稳定生产纯度高达99.97%-99.98%的电池级金属锂,完全满足固态电池对高纯度负极材料的严苛要求。
公司在锂盐领域突破技术瓶颈,采用DTB结晶技术生产无水氯化锂,产品指标行业领先;在烷基锂领域,拥有“烷基锂连续化生产系统”等多项专利技术,彰显其在高端精细化工领域的深厚积累。
为支撑技术创新,公司2025年研发投入同比大幅增长84.71%,主要投向安徽天铁试生产阶段的技术优化与新产品开发,持续巩固技术护城河。
绑定头部客户,斩获4亿元大单,抢占固态电池先机
长城证券指出,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主流方向,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低空经济(eVTOL)、人形机器人等领域。传统锂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重量方面难以满足无人机、飞行汽车及机器人对“长航时+高安全+轻量化”的核心需求,而固态电池正成为破局关键。
天铁科技前瞻性布局,积极切入固态电池供应链。2025年5月,公司孙公司安徽天铁与国内领先的固态电池企业珠海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欣界能源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在欣界能源首条≥450Wh/kg的2GWh固态电池量产线投产后,由天铁科技保障其金属锂负极材料供应,年采购量不低于100吨,合作期限不少于5年。
在此基础上,2025年7月29日,双方正式签订《采购框架协议》及首批采购订单,由珠海欣界向安徽天铁采购100吨铜锂复合带,合同金额达4亿元(含税)。此举标志着公司产品已获得头部客户认可,商业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
据悉,欣界能源固态电池产品目前聚焦eVTOL、机器人及3C领域,未来有望拓展至动力电池市场,成长空间广阔。按初步估算,1GW固态电池产能约需100吨金属锂负极材料,天铁科技已具备为2GWh产线稳定供货的能力。
业绩初显,未来成长可期
受益于锂电新项目的逐步释放,2025年上半年,天铁科技锂化物系列产品实现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29.47%,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公司已形成从基础锂盐到高端金属锂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并通过销售碳酸锂等材料,提前打通上下游渠道,建立稳定的产业生态。
目前,公司正积极拓展更多固态电池客户,致力于成为全球固态电池用金属锂负极材料的核心供应商。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市场需求爆发在即,天铁科技凭借技术领先、产能先行、客户绑定三大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在下一代电池革命中占据关键一席。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