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我武生物(300357)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84亿元,同比增长12.81%,其中,粉尘螨滴剂营收4.55亿元,同比增长10.51%;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营收2102.05万元,同比增长71.37%;皮肤点刺液营收632.78万元,同比增长104.38%;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18.61%;扣非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21.97%。
作为我国脱敏治疗市场的核心供应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舌下含服变应原脱敏制剂仅有我武生物生产的“粉尘螨滴剂”与“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该类型制剂具备安全性高、操作简便、便于携带等显著优势。针对过敏原分布存在的区域性差异,例如南方粉尘螨过敏患者占比更高,而黄花蒿/艾蒿花粉过敏率则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我武生物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与粉尘螨滴剂形成有效互补,共同为不同过敏原致敏的过敏性疾病患者提供精准的脱敏治疗方案。
领跑过敏诊疗市场,多款新品获批丰富产品矩阵
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全球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与生活环境的变迁,我国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态势。与此同时,国内患者对过敏性疾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支付能力持续增强,在此背景下,中国过敏类疾病药品市场有望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预计2030年中国抗过敏类药物市场将达到216亿美元,2022-2030年CAGR达17.1%。
作为专注于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我武生物在全国脱敏治疗市场稳居领先地位。公司上市销售的药品包括粉尘螨滴剂、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以及粉尘螨皮肤点刺诊断试剂盒等系列点刺液产品。上半年,我武生物粉尘螨滴剂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同比增长10.51%,毛利率达95.34%;同时,公司加大对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的市场推广力度,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02.05万元,同比增幅达71.37%。
舌下脱敏治疗作为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重要方式,获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权威推荐,该组织曾分别于2009年、2013年两次发表相关意见书予以肯定。国内方面,《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亦明确将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列为变应性鼻炎的一线治疗方法,并推荐临床应用。截至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舌下含服变应原脱敏制剂,仅有我武生物生产的“粉尘螨滴剂”与“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这一独家优势使得公司在变态反应原制品领域持续稳居领先地位,为业绩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3月,我武生物收到变更后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此次许可变更明确新增“悬铃木花粉变应原皮肤点刺液”“德国小蠊变应原皮肤点刺液”“猫毛皮屑变应原皮肤点刺液”三项产品的药品GMP符合性检查信息,标志三款产品已通过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严格核查,具备规模化生产与上市销售的核心资质,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在过敏诊断领域的产品矩阵。
加码研发构筑技术壁垒,学术赋能夯实创新药发展根基
随着《医保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的落地推进,以及丙类目录与商业保险体系的加速构建,国内创新药领域的政策红利释放预期持续升温;叠加创新药BD交易持续放量,管线价格与价值体系加速与国际接轨,中国创新药市场正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DeepSeek”时刻。中研普华《2024-2029年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预测报告》指出,中国创新药以45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占据全球市场约6%的份额,年复合增长率达20.3%,到2030年行业规模预计将突破2.3万亿元
我武生物始终高度重视产品研发投入与产业技术积累,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新产品研发与技术储备工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总投入达6168.2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74%;研发团队配置充足,公司及子公司拥有研发技术人员260余人,持续夯实人才梯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含子公司)已拥有13项有效的中国发明专利、7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以及7项覆盖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的涉外发明专利,形成了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我武生物持续与医院开展常态化课题合作,通过不断积累临床证据,完善舌下脱敏治疗的规范化流程,进一步推动产品的临床普及与应用落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产品“粉尘螨滴剂”已有140篇相关研究文章被美国PubMed数据库收录,其中包括86篇SCI论文、12篇中华系列期刊论文及42篇《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论文;“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舌下滴剂”亦有13篇英文研究成果在国际SCI期刊发表,为产品的临床价值提供了坚实学术支撑。
与此同时,公司持续优化销售管理流程,着力打磨针对一线销售人员的专业培训体系。报告期内,共开展新员工培训7期,并组织线下学术强化培训102场,通过系统赋能不断提升销售人员的学术交流能力,助力打造专业化的学术推广形象。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拓展干细胞与抗耐药抗生素新赛道
干细胞市场是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赛道之一,凭借干细胞独特的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潜能,在再生医学、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等领域展现出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正成为破解多种疑难疾病的关键突破口。根据凯莱英整理数据,我国干细胞产业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初步统计2024年中国干细胞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Reserach Nseter报告预测耐药抗生素市场的规模在2024年达到86亿美元,预计到2037年底将达到191亿美元,在2025年至2037年的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7.3%。预计到2025年,耐药性抗生素行业规模将达到92亿美元。
我武生物持续巩固在过敏性疾病诊疗及延伸产品群中的领先优势,在该领域深耕布局相关及互补产品,涵盖脱敏治疗药物与过敏诊断产品,不断完善“诊断+治疗”“对因+对症”的过敏性疾病全链条诊疗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审时度势拓展新的重大医疗产品领域,目前已切入干细胞治疗药物、天然药物(抗耐药抗生素)等市场潜力巨大且有望建立明确技术壁垒的领域。
在干细胞领域,我武生物子公司的仿生培养技术能够在最接近人体生理的环境中培育干细胞,可最大限度保留细胞干性、维持分化潜能,具备更优异的医学应用前景。此外,通过精准筛选细胞来源、优化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方式,公司已成功获取多种不同细胞类型及细胞群,可满足多样化的疾病治疗需求。
2025年,我武生物继续秉持“改善人类生存质量、延长人类健康寿命”的经营目标,通过持续提供兼具临床价值与社会意义的医药产品,稳步向国际化医药产业领袖的愿景迈进,同时致力于为股东与员工创造长期发展空间和稳定收益。在发展路径上,公司将持续聚焦研发创新,以充足的资金保障推动各类研发项目有序推进,在过敏性疾病诊疗领域,全力开展“皮炎诊断贴剂01贴”“屋尘螨膜剂”等产品的临床试验;新兴医疗领域,持续推进抗耐药结核药物、干细胞治疗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同时布局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阅读仪等医疗器械的研发,通过丰富产品管线、完善产业布局,在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拓展新增长极,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