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修复、技术卡位与全球化布局 海目星半年报三大关键词

发布时间:

2025-09-02 09:16:25

来源:证券之星

当全球新能源行业仍在产能出清中寻找平衡点,海目星却在中报里透露出一丝不一样的信号。上半年营收16.64亿元的背后,是一场冷静而坚决的“逆周期作战”——面对行业波动,公司并未收缩战线,而是以海外市场为突破口、以组织变革为内核,悄然完成了现金流优化、国际业务拓展与固态电池双技术路线的战略卡位。这份中报不再仅仅是一份业绩说明,更成为观察锂电产业链如何穿越周期、重构竞争力的一个样本。

现金流改善预示新征程起点

在海目星刚刚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一项数字引起了市场的注意:公司计提资产减值达4.34亿元,占全部亏损额的61%。这并非突发利空,而更像一场主动的财务出清。在锂电设备行业步入周期底部之际,企业选择将历史包袱一次性卸下,正意味着其正在为下一轮复苏腾出空间。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另一项几乎被普通投资者忽略、却极具信号意义的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跃升至2.48亿元,同比暴增136%,环比提升195%,创出历史最佳表现。现金流被称为企业经营的“血液”,其大幅回正揭示出海目星已在供应链优化、账款回收与资本开支管控等深层经营层面发生实质性转变。它不是纸面盈利,而是真实的造血能力回归,也为后续技术投入和订单交付筑牢根基。

这一转变并非孤例。纵观行业,新一轮锂电扩产周期正悄然启动:宁德时代在25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重回百亿元区间,同比增速已于去年第四季度转正;六家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的资本开支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集体抬头。GGII预计,到2027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50亿元,全球制浆上料设备复合年增长率将达26%。在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和储能装机稳步增长的背景下,锂电产业链盈利水平正在修复,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也正是在这样的节点,海目星同步宣布以自有资金1800万至36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回购价格上限设定为46.7元/股。产业资本往往领先于市场感知温度变化,公司管理层以真金白银传递信心,似乎已嗅到经营拐点的气息。走出行业低谷轻装上阵的海目星,或许正站在新一轮增长的起点。

固态电池布局打开想象空间

今年以来,锂电设备指数涨幅高达48%,在机械行业子板块中表现仅次于人形机器人。这一轮资本热潮的背后,不仅是周期性复苏的预期,更关键的是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所带来的设备需求前置。作为新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方向,固态电池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研发与资本投入的激烈竞赛。

当前固态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技术路线尚未收敛,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和卤化物等多种电解质方案并行发展。据统计,全球布局硫化物路线的企业约占40%,氧化物路线占35%,能够同时覆盖多条技术路径的企业则寥寥无几。在这一背景下,海目星率先实现了“氧化物+锂金属负极”与“硫化物+硅碳负极”双路并进,显示出其研发体系的弹性和战略前瞻性。

从设备环节来看,真正的壁垒不仅在于单一工艺,更在于对多技术路线的兼容能力和整体产线设计能力。海目星在极片激光处理、特种叠片结构、负极制程控制等关键环节已形成差异化技术储备,并成功向某全球领先新能源科技企业输出硫化物固态电池中试线的前中段核心设备,涵盖正负极涂布、电解质涂布、复合叠片等多道工序。这意味着其设备能力已获得头部客户的跨技术路线验证。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已签约2GWh固态电池量产线,这意味着其整线设备已具备商业化交付条件。随着固态电池在eVTOL、高端消费电子、机器人等场景逐渐打开应用空间,设备企业将率先受益于产线投资浪潮。海目星凭借多路线布局与关键技术卡位,已悄然占据下一代电池制造的战略隘口。产业变革未至,设备先行——这条曾在传统锂电时代被验证的规律,或正在固态电池领域重新上演。

设备出海的预期差还很大

当市场还在为国内锂电设备行业内卷担忧时,海目星2025年上半年18.88亿元的海外订单,同比192.5%的增幅,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事实:全球化布局正悄然重塑其增长路径。这一数据不仅创下公司成立以来海外订单的高峰,也使其海外订单增幅居行业首位。设备出海的预期差源于市场对其海外业务占比和抗风险能力的认知滞后。

海目星的海外客户分布以东南亚和欧洲为主,直接交付在美国的收入及订单占集团整体收入及订单的比例较小,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出口影响有限。这种市场结构为其提供了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公司近年来聚焦“高端突破、科技出海”,通过全球本土化布局与核心业务拓展,已在欧洲、亚太、北美等核心市场设立8家子公司,搭建起覆盖研发、销售、服务的全球运营体系。2025年初,公司完成了对瑞士Leister集团旗下激光塑料焊接业务的战略收购,该收购拥有数十年的模块化、定制化应用经验和全球独有的专利技术“GLOBO 焊接”,能够赋能汽车工程、医疗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领域的制造革新。这种深度的本土化技术和网络布局,是其能够获取国际头部客户信任的关键。

海目星能够频频获得海外市场订单,得益于其在行业红利爆发期把利润大量投入技术研发创新,前瞻性构筑起行业领先的技术壁垒。其激光极耳切割机多年来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研究机构EVTank预计,到2030年,海外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266.5亿元。在这个海外千亿级锂电装备市场的角逐中,中国企业将拿下大部分市场。

当下,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回升,下游需求增势强劲。具备核心技术与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在行业复苏中率先受益。海目星凭借其技术壁垒、全球化团队与规模优势,已在海外市场建立差异化竞争力。随着海外订单的持续落地,公司订单结构与利润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

海目星的价值重估或在路上

海目星中报披露后的首个交易日,市场以11.6%的涨幅投下了认可票。资本市场对这份中报的反应并非仅仅着眼于当期业绩,更是对公司“财务出清+经营修复+战略卡位”三重突围逻辑的认可。在全球制造业扩产周期重启的背景下,已经轻装上阵的海目星,其业绩弹性或许才刚刚开始显现。

所有不可逾越的冬天,都是为春天埋下的伏笔。——海目星的2025,正是破冰时刻。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