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研发的中国石化石油工程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1.0版发布会在山东青岛举行。作为中国石化首套自主研发的科学钻井系统,该系统集“物联感知、科学决策、闭环控制”三大子系统于一体,构建了“感知—决策—执行“三位一体的智能控制体系,可实现钻井全流程智能协同、自主优化,有效引领油气行业向高效、安全、绿色的未来加速转型,标志着我国钻井技术迈向新高度。
向“智”破万难,以AI解决业务痛点
过去,钻井液性能监测极度依赖人工,流体指标仅凭目测判断,细微偏差就可能诱发卡钻、溢流等井下复杂情况;由于数千米底层地质条件突变,钻井时遇到高压层等复杂情况时,现场决策完全依赖工程师的经验判断,一旦误判就可能导致经济损失。这样的作业模式不仅消耗人工,在效率与严谨性上也亟待提升。
为破解全域信息采集覆盖不足、AI辅助程度较低、装备协同联动存在壁垒三大难题,公司聚焦智能钻井核心能力建设,历经数年的集智聚力、实践论证、迭代优化,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1.0版成功问世。
系统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实时采集、传输和深度分析地质参数等海量信息,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识别地质构造、油气藏分布提供有力支撑,提前预判井漏、井喷等风险,让决策有“数”可依、科学高效。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助力钻井设备远程协同作业,不仅有效降低了传统作业中高强度、重复性的人力负担,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借助自动化设备与智能系统的协同运作,作业效率呈几何级跃升,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的双重突破。同时在安全层面,数智化系统构建起全方位监测网络,隐患预警分秒必达,为作业安全筑牢防线。
以“智”促发展,深化“AI+”专项部署
2024年“新质生产力”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要义就在于科技创新,目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2025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继续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更加突出应用领航,更加突出数据赋能,更加突出智算筑基,深化与各方协同合作,为加快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央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加力。
石化油服作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大型综合油气工程与技术服务专业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拥有超过60年的经营业绩和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是中国一体化全产业链油服领先者。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石化油服全年研发投入22.5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同时加快成熟技术推广,以高密度地震、深层体积压裂等技术助力地区新层系勘探突破;并积极将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目前已有88项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产值达39亿元。公司持续通过打造石油工程数智资源中心,搭建专业数智化场景等多举措并行实现数智化发展,持续推进世界一流技术先导型油服公司建设步伐。
目前“Idrilling应龙”系统在前期试验阶段,已在深层超深层、页岩油气、致密气等非常规油气藏累计应用近400口井,应用井段平均机械钻速提升19.34%,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2.93%,复杂故障率降低15%。“Idrilling应龙”系统不仅给“钻地龙”装上了“雷达眼”、“智慧脑”和“金刚爪”,为传统钻井作业模式提供翻天覆地变化,同时通过优化参数与流程,能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持续减少,让绿色低碳钻井从蓝图变为现实。展望2.0版智能钻井蓝图,石化油服有望以“数智赋能,智创未来”为目标愿景,全面推进石油工程智能化转型升级,构建全流程无人化作业体系,以数字技术与智能装备深度融合驱动勘探开发数智化变革,实现石油工程公司降本创效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打造数智油服行业新质生产力、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