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电诈“运钞车”,货拉拉第五次IPO又生风波

发布时间:

2025-08-17 15:53:42

来源:财通社

来源 | 南财社

正处在IPO关键时期的货拉拉,如今又被卷入了电诈的风波中。

最近,财新的一篇文章,让货拉拉再度重回公众视野中。报道称,诈骗分子利用货拉拉、滴滴等互联网平台,完成线下运送现金、黄金等洗钱和诈骗全流程。

变成电诈“运钞车”,货拉拉第五次IPO又生风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货拉拉启动了第五次港股IPO。此前的4次IPO都在外界对其盈利模式稳定性、存在对司机抽成过高、创始人多次股份套现等质疑声中折戟。货拉拉的估值也从2023年的900亿缩水到如今的650亿。

如今,旧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货拉拉的第五次IPO,又新添了许多不确定性。

 01

货拉拉成了电诈“运钞车

骗子现在的手段真的是越来越多,怕被骗人在银行转账的过程中被银行工作人员等发现异常截停,现在竟然开始利用货拉拉、闪送等互联网平台。

据财新报道,电诈团伙先是以刷单返现、投资理财等理由,诱导受害人提取现金或购买实物黄金。

随后又借助网约车、顺风车、跑腿等方式,将所骗财物运往指定地点或交给特定人员,以不见面、不现身的隐匿方式,最终将现金或黄金等物资骗走。

根据财新报道,诸多案例显示,客货运网约车行业、快递行业均有牵涉“线上诈骗+线下取现”诈骗形式。而其中,货拉拉是被媒体报道最多的一个。

用过同城快递、闪送等平台的朋友都知道,虽然有些会询问东西的品种,有些还会打开来确认,相比之下,主要做货运搬家业务的货拉拉在这方面就要宽松多了,司机基本不会过问送的是什么东西,也不会打开确认。这就让电诈分子们钻了空子。

事实上,今年以来,包括央视在内不少媒体都相继报道过诈骗分子利用货拉拉,通过线上下单,完成线下运送现金、黄金等洗钱和诈骗。

辽阳公安还发布警务提示,点名让货拉拉司机小心变成“电诈工具人”。

据辽阳公安公布的诈骗手法,诈骗分子会在货拉拉平台上发布长途货运需求,以高额运费吸引司机接单,再诱导司机转移到微信私聊,脱离平台监管,然后编造“供货方账户被冻结”等借口,要求司机用个人银行账户代收款,然后让司机去线下取款移交给自己其他同伙伪装的“供货方”。

“供货方”拿到钱后,借口去提货,随后便立即逃走,而在货拉拉平台经下单的“货主”也以“交易取消”敷衍,最终彻底失联。

在这个过程中,货拉拉司机成为帮助电诈分子洗钱、转移涉案资金的一环。

 02

频频被卷入非法活动

曾涉多起贩毒走私运送枪支案

而财新这篇报道报道了这种现象之外,还重点质疑了货拉拉平台的监管责任。

司机,是货拉拉最主要的赚钱来源之一。招股书显示,货拉拉的营收主要来自货运平台服务、多元化物流服务及增值服务,其中货运平台服务贡献的收入在90%以上。这部分除了向司机收取的订单佣金之外,还有向司机收取的会员费,会员等级越高,则佣金越低。

招股书显示,2024年,货拉拉实现营收15.93亿美元。其中,佣金收入4.8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0.7%;会员费为3.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20.7%。

不管是收取订单佣金还是会员费,都要基于庞大数量的货拉拉司机。从这个角度来看,货拉拉赚钱确实是靠司机。

但另一方面,货拉拉对司机缺乏监管, 对司机资质审核流程形同虚设、培训敷衍等,对运输过程疏于监管,造成了很多安全问题,比如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2021年的长沙女子跳车事件。

除了被电诈份子盯上,成为运钱、洗钱的工具之外,货拉拉还曾涉及多起贩毒走私运送枪支案。甚至由于门槛不高,部分货拉拉司机,还涉嫌买毒、偷窃等犯罪行为。

2020年3月,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的一份刑事裁定书显示,2019年3月7日至3月24日,买毒人陈某2、陈某1四次共同出资向被告人陈龙购买毒品,两个买毒人三次驾驶货拉拉面包车进行交易,这意味着,驾驶人或许正是在货拉拉平台注册的货车司机。

对于平台被各种犯罪分子盯上,货拉拉也是知道的。

在其最新更新的招股书中就提到:

使用我们平台的商户及司机可能从事非法、欺诈或不当活动。

尽管货拉拉表示,已实施多种措施以及预测、识别、阻止及处理此类活动的风险。财新报道中,货拉拉也表示公司运用了多种模式,对货物进行识别。从去年11月到今年7月,司机主动上报的线索只有百余条,累计拦截资金超百万元。

但据财新披露,从2024年开始,这种颇具隐蔽性的诈骗活动涌现,相关案件涉案金额甚至过亿元。也就是说,货拉拉拦截的只是九牛一毛。

从财新的报道来看,这类订单的异常其实也并不难察觉,比如大车小小件、无人随车等明显不符合寻常逻辑的特点。但司机和货拉拉更像是合作关系,货拉拉在招股书中也坦言:公司未必能对司机的行为实施如他们为公司雇员一样同等水平的监督。

简单来说,目前平台对司机是否主动拦截这类异常订单,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货拉拉自身平台系统对于异常订单也缺乏一个筛查识别机制。

03

第五次闯关港股,

估值已缩水250亿

自2023年年3月28日首次申请在港交所上市以来,如今已经是货拉拉第五次冲击港股,闯关IPO了。

如果再算上2021年6月计划在美国上市,这已经是货拉拉第6次冲击资本市场。

从最新招股书来看,货拉拉的业绩也是越来越好了。

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货拉拉营收分别为10.36亿美元、13.34亿美元、15.93亿美元;2022年经调整净亏损1210万美元,但到了2023年和2024年,其经调整净利润扭亏达到了3.91亿美元和5.01亿美元。

换算成人民币,其去年营收规模达到114.5亿,正式突破百亿规模!净利润也接近36亿。

但这个百亿出行独角兽却因为其盈利模式稳定性、存在对司机抽成过高、创始人多次股份套现等问题中,四次折戟,始终没能如愿登陆资本市场。

快狗打车、满帮集团等市占率远低于货拉拉的同行却先后成功上市。

不仅如此,货拉拉的估值也出现了下滑。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单中,货拉拉以650亿元的估值排名第64位,相较2023年900亿的估值,缩水了250亿。直接倒退回2021年的水平。

另一边,与货拉拉持续增长的营收和净利润相比,近年来,货拉拉的研发投入却在下滑。从2022年的1.97亿美元,降到了2024年的1.79亿美元。

另一方面,货拉拉平台与司机也频频发生摩擦。据不完全统计,2021至2023年三年间,货拉拉遭遇交通运输部约谈12次,指向的问题包括随意调整计价规则、多重收费、恶意压价竞争、抽成比例或会员费过高等。

有业内人士直言,公司创始人周胜馥是少年神童、香港状元,是职业德州扑克手,也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这层身份与底层司机之间天然的撕裂感,让双方长期难以共情。双方不仅在经济利益上,甚至在价值观、文化层面都始终有所隔阂。这也成了货拉拉IPO过程中,乃至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从2014年成立至今,八年时间,货拉拉持续疯长,但平台与司机之间却摩擦不断,对于安全方面的监管,也是一再缺席。如今被曝出沦为诈骗分子的“工具”,更是让外界对货拉拉的风控能力产生质疑的同时,也给其这次IPO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周胜馥,是时候该把问题重视起来了。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古东管家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