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产经观察消息:百奥赛图(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奥赛图”)主要聚焦于临床前CRO服务以及抗体药物的研发业务。2025年6月底,百奥赛图将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文件以及第三版招股说明书挂网公示。
而在百奥赛图在冲击科创板过程中,虽经营数据有所改善,但生物资产核算、资金债务、研发投入、专利纠纷和关联交易等问题,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生物资产转化存疑,财务核算引关注
百奥赛图的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与生产性两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是用于出售或实验的小鼠,计入存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为繁育小鼠的种鼠。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百奥赛图的实验用鼠在这两类资产及原材料间核算,且存在二者相互转换情形。此外,2020至2022年,百奥赛图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金额逐年增加。
首轮问询中,上交所质疑其转化依据及是否存在调节存货和利润的情况。百奥赛图回复称,依据实验鼠生命周期阶段(离乳前、可售期、合笼期和淘汰)进行转化,通过动物管理系统记录信息,设置明确标准并有效执行,不存在不当调节行为。但生物资产核算复杂,市场对其解释的接受度仍有待观察。
资金与债务压力交织,IPO补流意义重大
2023年,百奥赛图营业收入7.17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83亿元;2024年虽实现归母净利润3354.18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与现金流改善,但公司负债率仍达65.28%。
实控人沈月雷夫妇存在大额债务风险。沈月雷为员工股权激励平台实缴出资,以个人名义借款。2023年10月,其向深圳市招银贰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借款到期,为偿还借款,2023年7至9月又向多家机构新增借款8900万元,最早将于今年12月到期。倪健于2024年底向北京中关村银行借款1500万元,用于缴纳收购交易纳税义务。
在此背景下,本次科创板IPO对公司及实控人资金补流意义重大。公司计划募资11.85亿元,用于药物早期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抗体药物研发及评价、临床前及临床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研发投入“断崖式”下滑,研发空心化加速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百奥赛图研发投入的“缩水”令人担忧。2022至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30.96%降至33.04%,投入规模大幅减少。2024年研发人员总薪酬较2022年减半,团队规模从627人缩减至337人,降幅达46%,专职研发人员从58人骤降至5人,占总人数比例从9.25%跌至1.48%,与同行相比“核心研发力量薄弱化”趋势明显。
此外,百奥赛图的战略重心从“抗体发现”转向“成果转化”,路径从自主研发转向平台授权,虽降低了对专职人员依赖,实现业绩增长,但研发能力空心化加速或不可避免。2023年底,两名从事创新药研发的高管离任,进一步凸显公司研发体系受冲击。
关联交易占比高,业务独立性存疑
科创板公司关联交易难以避免,但占比过高会引发业绩真实性疑虑。2022年,百奥赛图与曾为孙公司的思道医药签订合同,获7000万元收入,占抗体开发业务收入55.1%。2023年又与多玛医药、思道医药开展合同往来并获得收入,2022至2024年这两家公司还常出现在前五大客户名单里。
百奥赛图称设立多玛医药又放弃控制权具有合理性,但2024年离职的陈兆荣博士成为多玛医药首席医学官,且多玛医药首席运营官也曾任职百奥赛图,让人对其关联关系及业务独立性产生质疑。
编辑 | 王宇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