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573万台,同比大幅增长29%。但市场繁荣背后,价格战打得火热,新能源车企业普遍陷入“以价换量”困境,加之市场供需结构调整与成本压力叠加,头部车企普遍面临盈利能力承压的挑战。
在此行业背景下,理想汽车交出了一份“逆周期”的成绩单,为行业竞争格局提供了差异化样本。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二季度营收达到302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经营利润为8.27亿元,同比增长76.7%,环比增长204.4%。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二季报的发布,理想汽车成为新势力中唯一一个连续11个季度盈利的企业。
深入来看,这种市场表现并非偶然,而是理想汽车长期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构建技术护城河的自然结果。在行业集体陷入价格战漩涡的背景下,理想汽车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
一、理想的技术野心
引起笔者特别关注的是,2025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了28亿元,全年累计投入预计超过120亿元,其中AI领域专项投入预计超过60亿元。这种投入力度在造车新势力中位居前列,甚至比肩全球科技公司。
这一投入强度并非短期策略,而是基于行业技术迭代趋势的长期布局。
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双轮驱动的大背景下,核心技术储备已成为车企竞争力的关键壁垒,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方向恰好契合这一行业逻辑。
而由此带来的技术成果,也在理想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两个方向的飞跃式突破可以看出。
智能辅助驾驶方面,理想即将推出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是首家在Thor-U芯片部署该大模型的车企。其基于强化学习模式,而非传统模仿学习,具备思维、沟通、记忆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它能为用户带来防御驾驶、三点掉头、地库行驶等体验升级。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与辅助驾驶交流,系统会记住用户偏好,还能在车机展示思考逻辑,极大提升了驾驶的安心感。
从市场角度看,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驾驶要求不断提高,VLA司机大模型契合这一趋势。参考2024年端到端+ VLM辅助驾驶对销量增长的促进作用,VLA司机大模型有望在此基础上,凭借更强大的功能与体验,再次推动理想汽车销量攀升,巩固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此外,理想自研芯片预计明年上车,计算性能超英伟达 Thor-U,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智能座舱中,理想同学OTA 8.0后进化为智能体,具备自主使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及专属记忆连接三大特点,用户一句话即可通过“桌面大师”创造专属应用,还能调用车外摄像头实现自动停车缴费,大幅提升便捷性。
这种智能化体验的飞跃,不仅提升了用户黏性,更重构了人车交互范式,使车辆从代步工具演进为智能伙伴。
电动化技术上,自研碳化硅芯片、模块及电驱总成在苏州半导体基地与常州电驱动基地量产,理想成为行业首个自研自制碳化硅塑封功率模块的整车厂,贯通产业化布局,不仅提升动力与电驱效率,还优化整车NVH性能。800V平台最大峰值充电电压超850V,自研SiC芯片电流能力较行业头部产品提升6%,配合塑封封装、银烧结工艺及TMS2.0热管理系统,降低功率损耗。
这一系列技术创新不仅体现了理想在电动化领域的深度布局,更意味着其实现了从关键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完整闭环,构筑了难以复制的供应链优势。
此外,充电基础设施作为电动化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纯电体验,理想对此也有着清晰认知和战略布局,在充电网络的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
截至2025年8月24日,理想超充站达3113座,理想超充桩17129根,规模居车企首位,理想MEGA、理想i8可实现10分钟充500公里,彻底缓解用户纯电里程焦虑。这种“车桩协同”的战略不仅解决了用户补能痛点,更构建了完整的纯电生态闭环,为理想在高端纯电市场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研发转化,铸就销量第一
一般来说,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往往能够化作推动企业成长飞轮转动的燃料,这一点从理想的销量上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
在2025年1-7月20万元以上SUV销量排名中,理想汽车以229,943辆的销量、12.31%的市占率位居榜首,领先第二名特斯拉(203,678 辆)与第三名AITO问界(188,585辆),同时超越奔驰、宝马等一众传统豪华品牌。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还在高端市场取得重要突破。其于5月下旬开启交付的理想MEGA Home自首个完整交付月以来,获得50万元以上MPV销量第一,以及50万元纯电动销量第一的好成绩。
可见,理想汽车高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优势正在逐渐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无论是智能辅助驾驶的场景覆盖度,还是电动化技术带来的续航与补能体验,均精准匹配了中高端用户对“科技配置实用性”与“使用便利性”的核心需求,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带来了销量的领先。
值得注意的是,大规模研发投入背后,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截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汽车的现金储备达到了1069亿元。正所谓“手有余粮,心中不慌”,理想安全垫继续增厚的同时,也为未来持续投入和发展储备了更充足的弹药。
在行业淘汰赛加速的背景下,有行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至2027年将是汽车行业的“淘汰赛”阶段,市场竞争将变得异常激烈。只有那些具备核心技术、高效运营和强大资金实力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
理想汽车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通过持续加码投入研发,正在构建自己的技术壁垒。
短期来看,这种投入可能增加成本,但长期看将增强品牌竞争力。在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中,技术领先往往是制胜法宝。
未来,随着 AI、高压平台等技术的进一步迭代,理想汽车的长期价值将更多体现在技术落地效率与用户价值创造能力上,其后续财报中的研发转化率、新车型市场表现等指标,值得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