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终身黑白/文:终身黑白
试图把握市场时机是风险的来源,而并非是保护措施。
01
投资需要的不是很多好机会,
而是需要能让你保持耐心的机会。
前两天A股港股表现不错,昨天看到不少晒收益,今天又来了一个普跌,最近A股基本是涨一两天,跌一两天,上上下下给人的感觉没什么表现。
但其实昨天看了上证指数已经创了年内新高,恒生指数今年已经涨了21%。
另外看了一下今年A股上涨的企业3676家,接近70%的企业上涨。
也就是说今年股市整体其实还不错,今年到目前为止,相对来说算是投资难度比较小的一年。
但是另一方面看了一下几家券商统计,今年亏损的账户占比基本在50%左右。
今年整体涨幅还不错,但是大多数账户还亏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原因呢?
先聊一个小故事。
今早看到湖北文科前十的一名同学采访?
记者问他获得好成绩的原因。
她说:就是平时多刷题,不要信什么天赋,技巧,思维。正常人哪来的天赋、技巧、思维。就是你刷题,见题型。你会做,是因为这类题你已经提前做过,你不会做是因为你没见过,存在的不是智商上的差距,人都是平等的。
当然下面的留言,必然也是抬杠的居多,比如:有天赋的人才会这么说;真普通的人努力也没用;你是有天赋自己不知道而已等等
这是大部分努力有用的视频留言下的一个特点,大多留言核心就是证明一点,不是我不努力,是努力也没用。
这也正常,因为人大脑功能之一就是让自己不内耗。
放到股市也一样。
大部分人期待好结果,但又因为各种理由什么都没做。
不可否认能考到全省前十,肯定是有一定的天赋的。
但另一方面,只要稍加努力就能超过很大一部分人这也是现实。
90%的人都是普通人,这一点我相信大家都认可。而大部分不同人的精力都主要放在了证明我普通不是因为我。
所以。当你意识到90%的人都是普通人的时候,你要意识到,只要你在某个方向保持努力,就能超过绝大部分人。
当你意识到90%的人都是普通人的时候,你要意识到,哪怕你只是能控制好情绪,做到不贪婪,这么一点点优势,这就足以超过很多人。
在投资这件事上没取得较好的结果,无非两个原因。
第一、普通但是没有努力,自然取得不了什么好结果。
第二、普通人,但认为自己不普通,一直想靠技巧和智商获胜。
无论是普通人不努力,还是误判了自己的能力,最后都会出现一个结果就是总期望通过一些小概率事情获胜。
普通人不努力,对一件事认知不够,就会误判一些方法获胜的概率,然后执着去做。
普通人误判了自己的能力,就会认为在一些小概率的事情上能获得好结果。
只有少部分普通人,能认清自己,并且保持努力,最后意识到,普通人在股市能够获得15%左右的年化收益就很棒。
如果你只是追求1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那就意味着,其实大多数时间股市对你来说是一件,枯燥,无聊,没什么意思的事情。
这件事一点都不刺激,也不需要你频繁交易。
在股市取得还不错的成绩。
你要明白,投资需要的不是很多好机会,而是需要能让你保持耐心的机会。
你所做的一切就是确保自己不错过重要的那几天。
下图是2024年黑白一个账户的统计,虽然这个账户2024年整体表现不错,但4月和9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贡献了接近一半的收益,更精确的说是4月的前一个周,和9月最后一个周的三天贡献了接近一半的收益,加起来不到6、7个交易日。
错过了那几天的上涨,就错过了一年中最大回报的时期,去年就要少接近一半的收益。
更甚至,如果是看到9月最后几天表现好,10月国庆之后热血沸腾的冲进去,看似试图把握市场,想要精准的买到上涨,反而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所以在股市的底部,或者是持仓低估的阶段,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机敏,能规避多少短期波动,而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少作愚蠢的行动。
在股市最重要的,不是找到很多好机会,而是需要能找到几个让你足够坚定,保持耐心的机会。
今年恒生指数涨了21%,上证指数也是正收益,也就是说买个ETF然后呆坐不动,今年也不会亏钱。
但是为什么亏钱的账户还占比50%呢?就是太着急寻求短期的好结果,不断的换来换去,反而一直踏错节奏带来损耗。
历史一次次的告诉我们,试图把握市场时机是风险的来源,而并非是保护措施。
或者说至少对普通人是这样。
正如前面的学霸所说,普通人不要信什么天赋,技巧。在股市同理,你找到几家你坚定未来会更好的企业,然后看似呆呆的持有,反而比抖机灵的追涨杀跌效果好。
02
好的机会来自保持节奏
昨天多个渠道消息,散瓶飞天茅台在个别平台上已经跌破1800元。
有读者问我有没有影响。影响肯定是有的。
首先至少证明了高端白酒的销售压力还是挺大的。
其次,虽然1800元也比茅台的出厂价高不少,但如果随着价格继续下降必然也会有一些影响。
比如很多人申购茅台都不是为了自己喝而是转手,如果差价持续缩小,这部分需求就会有所下降。
比如还有很多人囤积茅台,价格持续下降,可能引起抛售的连锁反应。
最近泡泡玛特的labubu比较火,网上有很多人囤了labubu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期望再更贵的时候卖了。
其实茅台也一样,也有一个人群,买茅台酒,不是喜欢喝,也只是为了赚差价。
又比如茅台会和一些其他系列酒一起销售,差价进一步缩小,这个政策就难执行。
当下白酒行业难是现状,不能因为持有白酒就去美化现实。
投资大部分机会,都来自当下难的共识。
当下难是共识,未来能不能好是分歧,分歧也孕育着机会。
难给了一些行业,一些企业低估值,你判断长期他还能好,这就是投资机会。
对于白酒,这个行业消失?你认为概率大不大。
我认为微乎其微。
但这个行业正在缩减是现实。
从2016年就开始了。
这个行业不消失,会缩减,大概率是什么结果。
一些企业逐步被淘汰,然后剩下一些企业,保持一个比较合理的低增速。
那么哪些企业会留下来呢?
未来大部分人收入还能继续提高是大概率的事,喝好酒,少喝酒是现在人的普遍理念。
如果这个行业就剩下几家会是谁?我觉得茅台、五粮液大概率在其中。
当下估值偏低估,长期看活下来的逻辑在,适当做了分散,控制了仓位上限,愿意花时间等待逐步好转,这是我还持有的原因。
当然如果你否认这些看法,也很正常,投资重要的不是说服别人,而是能按照自己的逻辑执行。
股市除了极少时间普涨的牛市,其余大部分时间,就是有段日子这类资产表现好,有段日子那类资产表现好。
长期看那些投资结果还不错的人,大家都是在自己坚信的一些企业上保持耐心,最终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回报。
比如去年下半年到今年,银行表现很好,但那些在银行股上保持耐心获得回报的人,前几年何尝又不是饱受别人嘲笑。
2020年某基金经理卖了白酒换银行被各种群嘲,确实2021~2023也没取得好结果,看似他好像错了,但是2024~2025年人家收获了。
投资这事,没必要和别人争吵,因为这件事本就是少数人获胜,如果你是那个能获胜的人,就意味着得不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在股市,你不能靠别人的支持增加自信,你需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前几天有读者问我,有一笔新的闲钱到账想买银行,看估值还低估,但是涨了这么多又怕买后下跌,能不能买。
其实不止是银行,当下不少企业、行业都有这个情况,比如前两年黑白反复说的恒指、恒生互联,和一些持仓都是一样,虽然还低估,但是相比底部又涨了不少。
如果这个提问是想让我预测涨跌,那我肯定预测不了,但是如果想问个策略,我可以给出一些建议。
看着基本面还不错,但是已经涨了不少,不买不甘心,买了怕回调。
确实即便去年至今银行表现不错,其实估值也不高,以银行ETF(512800)为例,当前7.3PE,股息率还有4%。
这个阶段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看好,坚定的想买,定投相关ETF是一种不错的策略。
当然个股也行,但是ETF有个优势,在你对这个行业研究不那么深的时候,ETF能降低恐惧感,降低恐惧感,有利于执行计划。
策略上你先买一点底仓,然后如果有下跌再逐步定投。
这个策略的优点在哪里呢?
首先你有一些底仓,排除了你想买没有买,看着他一直上涨带来的焦虑心情。
其次你给自己留足了空间,未来下跌你也能够受益,慢慢布局。
比如银行ETF(512800)他的前十持仓是:
招商银行16.06%、兴业银行10.33%、工商银行7.94%、交通银行5.77%、农业银行5.44%、江苏银行4.59%、中国银行3.88%、平安银行3.60%、上海银行3.22%
场外代码:A类:240019;C类:006697
这个组合分布还不错,黑白比较喜欢的招行是第一重仓。
且这个ETF规模刚刚破百亿,是全市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一只银行ETF。
今年以来平安等不少险企都在买银行,利率持续下行,低估且股息不错的银行,自然被资本青睐。
这个阶段正好有笔新资金确实有点尴尬,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预测只应对。
选择分批买入的好处,未来上涨,你有持仓,不会被错过不甘心的心态折磨。
如果有一波调整,你本身持仓也不多,没太大损失,正好有个随着下跌逐步建仓的机会。
这个策略其实黑白个人也一直用,无论是ETF,还是去年新买的永新、中海油 。
股市给我更低的估值,意味着赔率和获胜的概率更高,我就买更多的仓位,没有给我更低的估值,也有一些持仓不至于完全错过。
投资很重要的一点,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一个策略你涨跌都受益,那么你的情绪必然很平稳。
只是大部分人是相反的,越涨越怕错过,反而买更多,下跌觉得恐慌,又选择卖出。
好的机会,不仅要有不错的标的,还要来自于你有好的节奏,不被外界的语言,和短期的涨跌影响。
价值2000万的建议
前几天看到一个创业者的分享,他最高的时候积累到2000万资产,最后也亏光了这2000万,他结合自身大起大落的经历分享了一些建议。
1、不要轻易下场,但凡和钱有关的地方所有人都是拼尽全力,不讲情面,如果什么准备都没做,什么优势都没有,就想着赚钱,大概率失败。
这一条在股市同样适用,很多买股票都是脑袋一热就买入,买入了再去各个渠道问,亏了再想办法,自然很难有好结果。
2、永远不要对任何生意或者任何人抱有过大的期望,即使这件事情看起来很赚钱,平常心也很重要。
期待太高,就会开始畅想未来,畅想未来就会着急到达目标,着急到达目标遇见暂时困境的时候就会不耐烦,会影响情绪,最后失去理智。
3、不要在高预期的时候入场。
2015年他做餐饮,那个时候是商场的年代。人山人海一铺难求。每个人都相信一句话,在商场里开店,卖屎都能发财,没有一家店不排队。
当氛围烘托到这个地步,当所有人对投资的预期回报都极度期待的时候,那么这个生意的所有成本都必然会水涨船高。
招商费,入场费,品牌加盟费,开店的各项隐性成本都是最高的。这个时候只要商场流量稍有下滑,你就会亏损被迫离场。
4、相信二八定律。
他的创业经历比较复杂,胜胜负负大起大落,最后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开始坚信,某件事一定会赚钱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个大韭菜。
这个时候你会忽略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竞争优势才能成功的,会盲目自信的去做不擅长的事。
无论哪个行业都是二八定律,少部分有优势的人赚了钱,你要没优势一定是失败的八。
5、不要相信任何人。
交朋友的预设立场一定是信任,但是做生意的预设一定是不信任,你不能掌握核心技术的生意,绝对不要轻易去做。
选择去靠别人,他没真本事,骗你一波服务费,他有真本事,你最后一定被拿捏。
6、人只能赚适合自己的钱。
这个世界处处都是围城,小生意人羡慕大老板,大老板羡慕更大的老板。
什么叫看明白了,就是知道,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他都是很赚钱的,但是别人能,不代表你也能,别人能干,不代表你能干。
要学会脚踏实地,不要太贪,你有自己擅长的做个小生意,能赚钱,养家糊口就已经很好,能落带为安,维持出自己已经有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变好,这个才是真正的技术,真正的艺术
创业也好,赚钱也罢,绝对不是简单的付出了就能有回报的换算题,也不是坐享其成天上掉馅饼,而是付出了很多苦,也不一定就能享服的概率题。
我们看这段分享,看别人的经历的时候,其实是很清醒的。
这些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可能指指点点,笑他不理智,但是我们自己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也是这样。
1、一旦进入股市就失去了平常心,天天幻想财务自由,越想越着急,越想越没心工作。越着急越想一票干个大的,高杠杆,孤注一掷,最后被迫离场。
2、总在预期最高的时候承担着最高的成本进入市场,却满怀希望。相反市场悲观的时候,也会和大多数人一样悲观,确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能成为少数成功的人。
3、不相信二八定律,只觉得自己天赋异禀,既不愿意为这件事付出任何时间,又期望获得超高的回报,最后盲目的入群,盲目的轻信别人,几千、几万、几十万的去买各种秘籍,加各种付费群。
4、看到别人做生意失败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说这人也太认不清自己了,但我们投资的时候又有多少时候,只是因为羡慕别人的收益,就忘记坚守自己的能力圈,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任何领域成功和失败的人,都有很多共通点。从别人的失败中成长,是最划算的。
本文同壁获得授权转载及分发至第三方平台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