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A股遭遇普跌,全市场下跌个股超4000家,而复牌后华天科技(002185.SZ)逆势涨停。
消息面上,10月16日晚间,华天科技公布收购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华天电子集团、西安后羿投资、芯天钰铂等27名交易对方购买标的公司华羿微电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华羿微电系华天电子集团控股子公司,后者亦为华天科技控股股东。华羿微电去年6月终止IPO。
华天科技是国内封测龙头,华羿微电的业务则为“设计+封测”。对华天科技而言,收购华羿微电,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业绩增厚。华羿微电今年1到8月净利润4562.03万元,而华天科技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2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亏损813.15万元。
华天科技,作为半导体“人气第一股”,几乎错过了这轮科技股“牛市”。
目前,华天科技股东户数40.5万户,在A股半导体板块位列第一。
在10月17日的一字涨停前,华天科技年内涨幅1.98%,约等于没涨。而同期沪指涨幅16.84%,通达信半导体板块指数涨幅43.25%。
可以说,公司数目庞大的股东们,太不容易了。
华天科技,近年业绩持续承压。
我们前面提到,公司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2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亏损813.15万元。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6.16亿元,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3341.94万元。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2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08亿元。
可以看出,华天科技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项始终比较弱。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啥重要呢?因为这个科目,主要体现公司主营业务盈利情况。
公司多年来,“归母净利润”比“扣非归母净利润”更好看,重要原因是大量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如2024年政府补助4.63亿元,今年上半年政府补助3.36亿元。
“半导体封测”,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市场,国产替代程度很高。作为成熟的行业,资本自然要看公司业绩。业绩持续承压的华天科技,难获资本市场青睐,并不奇怪。
近年在行业竞争中,华天科技面临的挑战压力也很大。
国内封测有三巨头,长电科技、华天科技和通富微电。2018年,华天营收被通富反超,从此位列老三。
2021年,华天科技营收占“封测三巨头”中营收总额20.71%,2025年上半年跌至19.73%。
再看“扣非归母净利润”。华天科技,是三家中唯一今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亏损的。
大家知道,行业竞争,两强相争时,最危险的往往是老三。更何况现在华天科技这个老三,隐隐有掉队之势了。
华天面临的问题:
1、大客户资源不足。
2024年前五名客户占公司收入比重仅19.10%。
而通富微电,2024年,第一大客户贡献了通富微电50.35%的收入,前五大客户贡献了69%的收入。
长电科技,2024年前五名客户贡献52.32%。
大客户资源不足,让其只能在中小客户中打“价格战”。
2、没有通富和长电的优势。
通富的优势在于,深度绑定AMD,形成“合资+合作”模式。AMD是全球算力芯片巨头,跟英伟达掰手腕那种。AMD带着通富“飞”。
长电则是多年的国内封测“一哥”,体量庞大,底子扎实。
本次收购“兄弟公司”华羿微电,对华天科技当然是好事。
华天科技称,通过本次交易,一方面公司能够快速完善封装测试主业布局,拓展功率器件封装测试业务,形成覆盖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等各细分领域的封装测试业务布局,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封装测试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将延伸功率器件自有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业务,覆盖汽车级、工业级、消费级功率器件产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新的收入增长点。
注意关键词:“设计”。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设计端往往被认为门槛更高,华羿微电带来的设计业务,能不能让华天科技面貌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