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二十多年、主营核电设备的融发核电(002366.SZ),股价常年波澜不惊,最近突然爆火。
5月23日以来,融发核电累计上涨超92%,一个多月成交额达到926.9亿,已超过去年全年成交额(451亿元)的两倍。目前公司总市值达到205亿元,创近5年新高。
为啥融发核电突然火了?
直接原因是近期可控核聚变、电力两大热门概念的爆炒。
5月底开始,A股“可控核聚变”火了。
可控核聚变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了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进入二季度,“可控核聚变”概念在A股被反复炒作。
消息面上,一段时间以来,利好频出: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我国BEST堆工程总装正式启动、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推动核能核电发展……
融发核电跟“可控核聚变”有啥关系呢?
公司主要为核电、水电、风电、石化、冶金及国防等提供技术装备、部件、材料,其中用于核电站的“核电主管道”是融发核电的主要产品。
2023年11月29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如果核聚变商业化发电实现,对核电发展有何影响?对未来公司业务有无影响?”
融发核电表示:“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公司也积极关注其技术发展情况,并参与了前期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我国承制部分的个别部件制造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人造太阳”,这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是当前可控核聚变领域最前沿、最重大的工程。
融发核电参与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技术实力不言而喻。从这点看,融发核电“可控核聚变”的概念较为正宗。
再看电力。
7月,电力股成为A股新的风口。7月1日以来,同花顺电力板块指数累计上涨7.95%。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近日,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7月4日,全国用电负荷创出历史新高。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融发核电业绩颇为惨淡,目前估值泡沫已非常明显。
2019年到2024年,融发核电的“扣非归母净利润”连续6年亏损,一般而言,“扣非归母净利润”主要体现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情况。
今年一季度,融发核电主业终于盈利,扣非归母净利润105.26亿元,归母净利润311.29亿元,很显然,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这样的利润水平仍非常低迷。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现金流。2022年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说明公司不仅主业长期亏损,连回款都不佳,经营中实际到手的现金堪忧。
经过一轮爆炒,融发核电的估值已经明显过高。当前核电板块的整体市盈率是27.5倍,融发核电当前总市值205亿元,即年归母净利润要达到7.45亿元,才能匹配当前估值。对于主业长年亏损,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才300多万的融发核电来说,实现这样盈利水平的可能性,可想而知。
此外,“可控核聚变”虽然可以给融发核电带来想象空间,但这样的“想象”也太遥远了。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可能要二十多年后了。
2025年两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学家段旭如对记者表示,从目前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来看,估计2050年前后将实现聚变能商用。
到2050年,A股很多上市公司,大概都不知“今夕何夕”了。
公司近11万股东,已经到了该重视风险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