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的前沿阵地,香港多元化资产代币化进程在加速演进,从概念验证阶段迈向快速扩张落地阶段。
9月1日,国富量子(00290.HK)公告,公司单一最大股东柳志伟及股东王涛向华检医疗控股有限公司(01931.HK)的全资附属公司出售合共18.48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0.31%,代价为31.42亿港元。交易完成后,公司单一最大股东不再是柳志伟,将变更为华检医疗。
这起并购将改写港股市场RWA格局,填补香港RWA在高科技资产代币化的空白,进一步丰富RWA产业版图。可以预见,华检医疗将以“RWA+以太坊(ETH)金库”模式,开创中国高科技资产“链上出海”的新纪元,迈入新增长周期。
医疗资产代币化:RWA万亿市场突破口
RWA的核心是将真实资产权利转化为区块链上可追溯的数字代币。通过区块链将传统金融资产(股票、债券)与实物资产(房地产、艺术品)的所有权、收益权数字化确权拆分,并大幅提升发行、交易、结算及抵押效率。
根据RWA.xyz数据,截至2025年8月11日,RWA链上总规模达到257.5亿美元(不包稳定币),总资产发行人达到260名。这个数据仍在快速攀升,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正在快速构建。据波士顿咨询集团(BCG)预测,至2030年,RWA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万亿美元。
而国富量子就是这个万亿市场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它背靠大湾区,手握多类金融牌照,并提出“五位一体”RWA全生态战略,打造一个完整的RWA生命周期闭环:覆盖从资产上链、合规发行,到二级市场交易与风险管理。
搭建国富量子这个RWA基础设施的正是创始人柳志伟。公开资料显示,柳志伟是业内知名银行家,拥有管理学、金融、法律多领域科班背景。在金融和科技两个领域深耕多年的经历,让他在产业趋势和金融动向形成独到而精准的眼光。
近年来,柳志伟深度布局数字资产、量子科技两大赛道,其掌控的国富量子更是行业内的重要平台。对于国富量子如何破局万亿RWA市场,柳志伟有自己的判断——他选择以医疗产业作为突破口。背后的逻辑显而易见,医疗市场足够大,而且资产价值高,同时该产业长期面临研发周期长、流动性差等挑战,非常适合通过RWA代币化的方式提高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
8月31日,国富量子与美年健康、京北方三方达成合作协议,以美年健康设备资产、数据资产、AI及其他新兴技术数字资产的收益权作为底层资产,共同开展数字确权与RWA代币化探索,探索健康医疗领域设备、数据资产价值释放新范式,助力大健康产业的升级与创新发展。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柳志伟而言,在达成合作的抉择中,他首先看重的是企业的医疗底蕴和创新文化。确保可以继续推进医疗产业代币化战略,远比其他考量因素更重要。而这正是他选择华检医疗的深层次逻辑。
为什么是华检医疗:医疗与科技融合先行者
华检医疗原为医疗检测设备分销龙头企业,在医疗领域深耕细作多年,同时始终保持敏锐的创新意识。今年,华检医疗洞察高科技资产代币化对创新药研发、医疗器械融资难等重大意义,率先开启创新药领域代币化探索,深化推进向“数字资产公司”转型。
业内人士指出,创新药研发周期极长,平均需投入十亿美元、耗时近十年才能走完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全过程。近年来全球融资环境收紧,使得很多中小型创新药企雪上加霜。而华检医疗探索了创新药知识产权的代币化,把实验室中的创新药IP打造成可流通的数字资产。投资者能够基于研发阶段与预期收益进行投资,形成“研发—融资—回报”的完整闭环。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创新药研发资金沉淀的问题,还让长期处于资金困境的药企获得新的融资通道,成为RWA走入产业深水区的经典案例。
在柳志伟把国富量子交棒给华检医疗后,华检医疗的RWA代币化探索将迎来新的里程碑。国富量子作为跨境跨界科技创新投资平台,不仅持有香港多项金融牌照,还具备QFI、CIBM、QDIE等业务资格,构建了“科创+金融+艺术+贸易”生态闭环。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布局量子科技与RWA领域,于2025年多次推进RWA相关合作与融资,强化在数字资产发行、pre-RWA及二级市场基金等方向的布局。
这笔交易不仅是一次资本运作,更是华检医疗构建全球RWA代币化数字交易平台的关键一步。通过这次收购,华检医疗获得了国富量子在数字资产和RWA领域的专业能力和金融牌照资源,为其RWA交易所生态系统注入强劲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华检医疗同步布局RWA核心支撑生态以太坊。华检医疗与香港最大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HashKey Exchange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在推动创新药知识产权等高科技资产代币化的同时,还完成首批1.49亿港元以太坊(ETH)储备采购,正式启动“具备下行保护机制的全球增强版以太坊金库”战略,希望通过长期定投ETH、资产置换等方式,将数字资产收益反哺产业布局。
RWA浪潮席卷而来,随着链上资产的价值从金融层面延伸至现实世界应用,各行各业将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而华检医疗的战略叙事,为“数字资产+医疗产业”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