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ST联创(300343.SZ)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报告。根据最新报告数据,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0亿元,同比增长4.48%;归母净利润1646.48万元,同比增长198.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47.87万元,同比增长334.82%,多项核心财务指标显著改善,反映出公司整体经营状况持续向好,业务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作为一家老牌化工企业,ST联创已构建起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在含氟制冷剂和含氟聚合物领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公司在第四代制冷剂领域布局早、投入大,目前已形成万吨级产能;其新一代低碳环保制冷剂——氟代烯烃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等多个领域。在含氟聚合物方面,公司重点发展的锂电级PVDF产品,在应对锂电池材料技术迭代与产能释放方面展现出较高的灵活性与效率优势。此外,在聚氨酯业务板块,公司持续深化客户需求理解,积极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的战略前瞻性布局,精准契合行业发展趋势。随着相关产业政策持续引导及下游需求不断释放,锂电池与聚氨酯行业前景广阔。2025年8月,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基础研究。在此背景下,ST联创有望加速从传统PVDF供应商向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在聚氨酯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行业正步入整合升级新阶段。公司积极布局生物基聚氨酯等升级产品,展现出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创新实力。
面对行业机遇,ST联创紧密围绕发展趋势,以前瞻性的产能与技术布局,将外部政策与市场利好切实转化为增长动力。目前,公司年产1.2万吨四氯丙烯项目按计划推进,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进入试生产阶段;与中山大学合作的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研发项目已取得阶段性突破,进入小试阶段,并计划于下半年启动中试,助力公司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制高点;同时,6000吨/年PVDF及配套R142B项目产能正稳步释放。氟化工与新能源业务协同并进,共同构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
展望未来,ST联创将继续坚持“含氟新材料+聚氨酯”双主业协同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以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与业务提质,为企业可持续增长注入持久动能。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