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2030年形成全球竞争力产业生态的目标,脑机接口赛道再迎政策强支撑。
政策红利下,产业链协同已现实质动作。近日,蓝思科技(300433.SZ)、(06613.HK)与强脑科技BrainCo在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上联合展示“智能仿生手意念演奏”功能,引发行业关注。这是硬件厂商与脑机技术方深度合作的典型案例——据现场技术负责人透露,该产品中,蓝思科技负责仿生手结构设计、传感器集成及轻量化工艺,强脑科技则提供自研高通道脑电采集芯片及非侵入式信号解码算法,双方协作实现“意念控制”功能的工程化落地。
从行业背景看,脑机接口正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渗透阶段过渡。东吴证券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脑机市场规模达17.3亿元,占全球比重较2020年提升超5%;麦肯锡预测,中国市场规模2040年或超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在此背景下,硬件量产能力与核心技术突破的协同成为关键——蓝思科技作为消费电子精密制造龙头,其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与量产经验,可弥补脑机设备“实验室到市场”的量产短板;而强脑科技的脑电采集与解码技术,则为硬件赋予核心交互功能,双方合作被视为“硬件+技术”模式的典型探索。
“政策明确了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的时间表,类似合作将加速脑机接口从单一场景(如医疗康复)向多场景延伸。”一位关注硬科技产业的分析师表示。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