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千亿市值的北方稀土(600111.SH)拔地而起,快速冲击涨停。后虽打开,但仍收涨9.87%,全天成交额创147亿元巨量。
当日早上,国家安全部官微发声,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有力维护了我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稀土,这一关键战略资源,迎来全面价值重估。全球稀土“一哥”——北方稀土的估值,亦在被资本市场重新审视。去年9月至今,北方稀土已经上涨107.03%,实现翻倍。
本轮稀土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势不可挡。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和关键战略资源。中国是全球稀土储量、产量和供应的最大国家,稀土开采和提炼技术世界领先。
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稀土产品不被重视,一度被卖到白菜价。
2024年6月,国务院公布《稀土管理条例》,明确稀土归国家所有,国家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
2025年4月,中国实行部分稀土出口管制。
7月10日收盘后,稀土巨头包钢股份、北方稀土双双公告,拟将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季度环比上涨1.51%。这已是两家企业连续四个季度上调稀土精矿价格。
机构认为,2025年下半年,预计出口逐步放开、需求持续增长、供给刚性下,稀土价格有望迎来上涨。
有观点认为,即便中美贸易冲突缓和,稀土依然有强烈上涨预期。
中美谈判后,中国允许部分稀土产品出口。不过,主要海外需求方看到国内放开稀土部分管制,会加大稀土采购,以防中美关系再次恶化,中国再次控制稀土出口。所以,稀土涨价几乎无解。
北方稀土也正迎价值重估。
北方稀土,是全球规模最大、产值最高、效益最好的稀土公司,目前,公司业绩正迎确定性增长。
7月9日晚,北方稀土发布炸裂业绩预告:
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9亿到9.6亿元,增长1882.54%至2014.71%!
这种典型的资源型企业,资源价格波动决定其业绩。目前,稀土涨价已成定局,北方稀土资源体量极为庞大,决定了其业绩极为乐观。
北方稀土占据国内大部分稀土配额。去年国内27万吨稀土开采指标中,轻稀土这一细分领域,北方稀土指标约18.9万吨。
除资源禀赋独一无二外,公司还有两大成长看点,有望持续提升经营效益:
1、行业持续整合。
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启动稀土集团组建;
2016年,国内稀土行业完成首次整合,确立六大国有稀土集团的格局;
2021年,六大集团整合为四大集团。
2024年,四大集团又调整为三大集团。
具体到北方稀土,持续整合北方区域的中小稀土企业,相继纳入飞达稀土、金蒙稀土、红天宇公司、五原润泽等多家企业。
行业持续整合的大背景下,北方稀土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经营体量、业绩规模,不断增厚。
2、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北方稀土正逐渐从单纯“卖矿”,衍生到中下游,谋求更高的附加值。
所谓“中下游”,就是稀土磁性材料和永磁电机。
稀土矿开采只是产业链的起点,需要冶炼、加工成稀土磁性材料;而稀土磁性材料是稀土永磁电机的核心材料基础。
磁性材料和永磁电机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公司2024年报显示,子公司北方嘉轩实现稀土永磁电机批量化生产,打通了磁材合金-磁体-永磁电机产业链全链路。
新能源车方面,不少车企如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用到稀土永磁电机。
低空经济方面,eVTOL要用到磁性材料。
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开信息显示,北方稀土生产的部分高牌号钕铁硼产品已可满足人形机器人电机领域的需求。
对北方稀土而言,新兴领域应用空间非常广阔。
再看估值。
目前北方稀土估值其实不算高。
其最新市盈率86.7倍,接近历史平均市盈率82.15倍。
不过,机构普遍预测北方稀土2025年净利润增速在100%以上,也就是说,当前市盈率将充分消化,估值空间依然很大。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