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股东喜极而泣!旭光电子,掀桌子了?

古东管家

旭光电子

发布时间:

2025-07-01 20:16:24

泡财经APP

上市二十多年的旭光电子(600353.SH),股价突然爆发!

今年4月以来,旭光电子最大上涨109.27%,市值突破11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如果拉长时间看,去年9月至今,旭光电子最大涨幅已达到200%。

公司股价为何突然暴涨?

受益于两大概念炒作“风口”:可控核聚变、光刻机。

先看旭光电子的“可控核聚变”概念。

可控核聚变的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了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4月以来,“可控核聚变”概念在A股反复炒作。

消息面上,一段时间以来,利好频出: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完成其“电磁心脏”组件制造、我国BEST堆工程总装正式启动、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推动核能核电发展……

旭光电子主营电力设备、电子材料等业务,产品包括真空灭弧室、大功率激光器射频电子管、陶瓷电真空器件等等。

旭光电子的核心产品之一“大功率激光器射频电子管”,是可控核聚变电源中的核心零部件。

大功率电子管,是磁约束核聚变等离子体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的核心器件,而等离子体加热是实现聚变的先决条件,可见其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技术起步较晚,在大功率电子管领域整体实力较弱。但旭光电子,其大功率四极管地位为全球唯二,国内唯一。

旭光电子2024年年报显示,其新开发的550kW和650kW大功率电子管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组定型鉴定,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兆瓦级超大功率电子管已成功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

总结就是,旭光电子的“可控核聚变”概念非常正宗,且具有稀缺性。

再看公司的“光刻机”概念。

6月末以来,A股“光刻机”概念开始活跃。华泰证券6月17日发布研报,称2025年中国本土半导体设备企业在中国市场规模中占比(国产化率)或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至23%。

光刻机是最重要的半导体设备之一,也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突破“卡脖子”的关键环节。在机构乐观预期下,此前曾一度沉寂的光刻机概念炒作再起。

旭光电子已打入光刻机供应链。按照公司的说法,其生产的大功率电子管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头部国产光刻机及半导体设备制造企业,并实现批量供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旭光电子目前估值已经太高,此外,公司基本面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当前,旭光电子市盈率已经达到113.4倍,远超历史平均市盈率69.62倍。

为啥说公司的基本面有较大不确定性呢?

2023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7.39%,2024年重回正增长,同比增长10.53%,2025年第一季度又同比增长19.34%。

不过,公司经营现金流却不佳。2024年在盈利1.02亿的情况下,经营现金流仅6905万元,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告负,为-1685万元。说明公司当前回款能力不佳,虽然账面上显示盈利,但实际到手的现金并不多。

看应收账款的增长,就更直观了。

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为4.76亿元,到了2024年已经达到9.29亿元。2021年到2024年,公司收入从10.07亿元增长到15.86亿元,总共增长了57.5%,但应收账款却大增95.17%,远超收入增速。可以说,公司财务风险是在加大的。

最后,公司虽然已经布局“可控核聚变”和“光刻机”业务,但短期看很给业绩带来根本改善。

首先,“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还非常遥远。

今年两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学家段旭如对记者表示,从目前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来看,估计2050年前后将实现聚变能商用。

到2050年,A股很多上市公司,可能都知“今夕何夕”了。

2023年开始,公司的电子管产品同时成功运用于光刻机和可控核聚变领域。不过,公司的电子管业务,近年无论营收还是毛利率,都在下降。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公司电子管营收分别为6805万元、5403万元、4727万元,毛利率分别为61.07%、54.74%、50.05%。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产品打入了两大听起来很有前途的应用领域,却越来越难赚钱了呢?

旭光电子的7万股东,享受估值盛宴的同时,或许也应注意风险了。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