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近期持续走强,时隔十年再次站稳3800关口,昨日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68万亿,市场整体情绪依旧火热。
同时另一个里程碑事件也值得关注——据财联社8月26日报道,中国ETF市场规模正式突破5万亿大关,迈入全新发展阶段!(资料来源:财联社,2025.08.26)
在这股万亿资金涌动的ETF热潮中,除了券商、军工等传统热门,还有一个方向表现较为亮眼——科创板!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8.26,过往数据并不表示未来,不代表相关基金业绩表现。数据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为什么是科创板?
浙商证券指出,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本轮AI主线引领的行情中,科创板是引领板块。类似于,2013年至2015年互联网主线引领的牛市中,创业板是引领板块。
底层逻辑在于,科创板自2019年6月开板,近六年来上市了一批次新股,具备鲜明的时代感,相较于其他板块,能够鲜明地映射本轮AI产业的崛起。(以上资料来源:浙商证券,2025.08.19)
当我们审视科创板的产业构成,会发现无论是半导体、生物医药,还是高端制造,背后大都与人工智能技术息息相关。
因此,当我们谈论科创板的投资价值时,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在讨论“科创AI”的未来潜力。科创AI,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市场的焦点。
“科创AI”的背后逻辑?
要理解“科创AI”的背后逻辑,我们不妨从三个维度来解析:产业技术本身的突破、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以及市场情绪与资金的轮动。
首先,是产业技术本身的突破。伴随算力、算法和数据等核心要素的不断迭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从“概念”走向“应用”,尤其是在通用大模型、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我们看到了诸多令人振奋的进展。这些技术突破不仅带来了生产效率的跃升,也催生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例如,在ChatGPT引爆全球后,国内各大科技巨头纷纷推出自研大模型,竞争态势日趋白热化,这本身就是技术进步的有力证明。正如华泰证券在近期研报中指出,AI正从“量变”走向“质变”,进入产业落地关键期。(以上观点来源:华泰证券研报,2025.07.31)
其次,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科创和AI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它们能够赋能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必然,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中信建投证券也曾多次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关键动力。(以上观点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报,2025.07.27)
最后,是市场情绪与资金的轮动。科创AI板块凭借其“硬科技”属性和长期增长潜力,成为市场寻找新增长点的优选。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复苏过程中,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资金更倾向于流向具有高成长性的创新赛道。(以上观点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报,2025.08.25)
后续,我们该怎么看?
面对“科创AI”的崛起,我们后续又该如何看待,并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呢?
首先,AI赋能与产业升级或是确定性较高的方向。无论短期市场如何波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从长期主义视角看,科创AI的投资价值或依然值得关注。
其次,要警惕短期波动与风险。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并非一帆风顺。科创AI领域也可能面临技术瓶颈、商业化落地挑战、估值过高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等风险。市场情绪的波动,也可能导致相关板块出现阶段性回调。因此,投资者在享受行业红利的同时,也要保持理性,切勿盲目追高,做好风险管理。
因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ETF或是参与“科创AI”的工具。如果您想分享“科创AI”的成长红利,但又担心个股选择的专业性、单一股票的波动性,那么科创主题ETF或许是一个可以关注的选择。
比如科创综指ETF南方,该ETF跟踪的科创综指,一键布局AI产业链,完整覆盖上游算力基础设施、中游云计算服务与软件公司和下游人工智能应用(如机器人、AI搜索、AI广告等),真正实现全链条布局,一站式捕捉人工智能产业爆发红利。(以上数据来源:南方基金,2025.07.31,根据指数公司的编制方案,成分股可能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