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万润新能(688275.SH)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在新能源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4.36亿元,同比增长50.49%,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为14.83万吨,同比增长90.23%,上半年出货量全球第二。从公司核心经营指标来看,公司经营质效已连续三季度改善,业绩拐点已现。
尽管行业竞争依旧激烈,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市场开发战略布局,通过拿下宁德大单并开拓新客户,优化客户结构。公司持续进行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逐步迎来收获期,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新动能。
公司经营质效连续三季度大幅改善 龙头地位稳固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4.36亿元,同比增长50.49%,磷酸铁锂累计出货量为14.83万吨,同比增长90.23%,亏损同比环比均大幅收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和行业公司多数亏损的不利背景下,万润新能依然保持稳健经营,实现出货量和收入的大幅增长,经营质效指标连续三季度改善,体现出公司强大的经营韧性和周期管理能力,未来可期。
通过半年报不难发现,公司经营质效持续改善主要得益于优秀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同时,通过降低费用支出、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客户回款力度等多项举措,公司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上半年,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双重驱动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增长势头依旧强劲。据高工锂电(GGII)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10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68%,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比例近77%。
尽管行业竞争依旧激烈,万润新能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90.23%,增速大幅领先行业整体水平,稳居全球第二。公司上半年锁定宁德大单,预计平均每年为公司贡献20万吨以上的销售量,帮助公司龙头地位持续稳固向上。
二级市场上,新能源板块近期有所反弹,与同行业公司相比,万润新能估值水平偏低,在国内龙头地位稳固和海外建厂持续推进的共同催化下,投资价值凸显。
对此,资本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万润新能上市时间相对不长,未能在新能源ETF、新能车ETF涌现的2020、2021年获得被动资金买入,但无论从行业地位、经营质量和发展前景来看,公司股价存在相对低估。结合行业反转趋势来看,公司业绩拐点已临近,股价充分蓄力后,补涨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打造增长新动能
除了产品质量优秀、市场开拓能力强大、海外战略布局领先外,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也在为公司打造新的增长动能,支撑公司行业地位稳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8个,国际发明专利81个,商标10个;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1个,国际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4个。
在新产品技术路线方面,公司在固态电池材料、钠离子电池材料、磷酸锰铁锂、补锂剂等新产品的产业化上已有较大进展。
固态电池材料方面,公司在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等不同路线固态电解质方面布局研发,其中部分型号已向客户进行了小批量送样测试工作。公司已申请多项与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材料包覆技术相关的专利,部分技术可服务于固态电池的材料需求。
补锂剂(富锂铁酸锂)方面,公司研制出通过先进包覆工艺制备的高容量、空气稳定性优异的富锂铁酸锂适配磷酸铁锂电池体系,能有效减缓容量衰减,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
钠电材料和磷酸锰铁锂方面,公司积极布局聚阴离子化合物、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已实现出货数百吨;公司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的高比容量磷酸锰铁锂目前已推进试生产阶段。
研读万润新能2025年成绩单,不难发现这是一家在行业激烈竞争中依然坚持长期主义的低调企业。
短期,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将受益于宁德大单的持续放量兑现;中期,中央层面的反内卷要求,行业有望加快落后产能出清,公司将凭借自身优势提升整体质量与效率;长期,坚定推进海外建厂战略,未来受益海外磷酸铁锂市场的爆发式需求,扩大海外客户占比,有效提升公司盈利水平。这种从自身基本盘稳固到行业拐点出现,从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到海外卡位式布局的多维共振,正在强化万润新能在锂电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也为公司的价值重估打开了上升空间。
万润新能作为“行业老兵”和“资本市场新兵”,在技术性能持续进步迭代的锂电材料行业,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新能源双碳目标迈进…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