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绿色电力板块迎来重大利好,机构普遍看好行业估值修复。根据各公司公告,8月以来,吉电股份、云南能投、太阳能、林洋能源等多家绿电公司集中收到大规模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行业层面补贴清偿进程提速的信号明显。而随着补贴回款加速,绿电板块公司的现金流压力将得到极大缓解,进而促进行业整体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9月7日,吉电股份发布公告称,2025年8月,公司所属单位共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9.13亿元。且自2025年1月1日至8月31日,公司共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2.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4.2%,占2024年全年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135.36%。
云南能投也于9月5日披露了所属公司获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的具体情况,其旗下5家子公司共收到补贴资金3.09亿元。至此,云南能投所属公司2025年累计获得的资金补助已达5.91亿元。
除此之外,太阳能、林洋能源、晶科科技等公司也相继发布了相关公告。8月,太阳能下属光伏发电项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6.92亿元,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6.80亿元;林洋能源下属光伏发电项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2.03亿元;晶科科技下属光伏发电项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6.46亿元,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6.3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公司均表示,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回收有助于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减少公司应收账款规模,增加公司流动性,提高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公司新能源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在此背景下,机构对绿色电力行业的积极态度正在升温,多家券商密集发布研报,看好行业估值修复。
中金公司指出,近期多家公司公告8月可再生能源补贴回收加快,期待补贴回收改善电企现金流,帮助降低杠杆压力、减值风险,有助于分红能力提升、重估优质资产价值。
华泰证券认为,7月以来可再生能源补贴回收显著提速,其核心驱动为政策机制优化、财政提前拨付与专项融资支持及用电量增长扩容资金池。补贴回收提速具持续性,长期压制绿电估值的减值与现金流问题将逐步消除;存量补贴项目周期收尾、电价附加收入增长、融资模式复制,或将支撑回款超预期。
国盛证券也表示,“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新能源发电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回收加快,有望极大程度上缓解绿电运营商现金流压力,利好运营商纾困反转,有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Wind数据显示,当前A股市场绿色电力概念股数量已超320只,总市值超6.7万亿元。其中,长江电力、中国核电、华能水电、三峡能源等公司市值规模居前,截至9月10日收盘均超1000亿元,长江电力总市值更是高达6854亿元。
据了解,长江电力是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以大型水电运营为主要业务,运行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六座水电站,目前水电总装机容量7179.5万千瓦,其中国内水电装机7169.5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的16.29%。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98亿元,同比增长5.34%;实现归母净利润130.56亿元,同比增长14.86%;境内所属六座梯级电站发电量1266.56亿千瓦时,同比增发60.38亿千瓦时。
从股价表现来看,截至9月10日收盘,上海电力、华银电力、协鑫能科、晶科科技等股2025年以来涨幅居前,均超50%,其中上海电力和华银电力涨幅超100%,分别达到133.9%和112.54%。
据悉,上海电力是集火电、风电、光伏、氢能、综合智慧能源、现代能源供应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能源企业,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国家电投集团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之一。截至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2580.13万千瓦,清洁能源占装机规模的61.83%。
华银电力主要从事火力发电业务,同时经营水电、风电、太阳能业务以及电力销售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94.0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6.90%;完成上网电量87.6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7.16%;实现总营业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16.18%;实现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4146.8%。
此外,低估值的绿色电力板块个股也值得关注。截至9月10日收盘,福能股份、浙能电力、华电国际滚动市盈率不足10倍,甘肃能源、华能国际、申能股份、京能电力、大唐发电等多只个股滚动市盈率不足15倍。
其中,福能股份主要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截至6月底,公司控股运营总装机规模为612.52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180.9万千瓦,天然气发电156万千瓦,热电联产134.11万千瓦,光伏发电9.51万千瓦。
方正证券指出,福能股份在手项目储备丰富,根据公司规划,2025年末公司控股运营、建设发电装机计划达到1500万千瓦,2030年则进一步提升至2000万千瓦,为后续长期成长性提供了支撑。与此同时,2025年8月,公司首次发布中期分红计划,有望提振市场投资信心。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