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产业链赚钱效应拉满,尤其是算力相关的个股,自4月以来有不少都录得翻倍以上的涨幅,包括工业富联、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胜宏科技、鹏鼎控股、英维克等。
格隆汇获悉,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视涯科技”)于6月底向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并于近期收到首轮问询函,保荐人为国泰海通证券。
01
医疗大佬跨界AI,专注于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小米、歌尔押注
视涯科技成立于2016年10月,2022年5月完成股改。
2016年,以顾铁为核心的创始团队洞察到,未来微显示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于是创立了公司的前身视涯有限。
目前,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顾铁,他通过上海箕山合计控制公司61.79%的表决权。
顾铁于1968年6月出生,美国国籍,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后获得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博士学位。
此前,顾铁曾任职于光学影像系统公司、通用公司、天马微电子等公司。2011年,他创立了奕瑞科技,从事数字化X线探测器业务。奕瑞科技已于2020年9月在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88301.SH,截至8月15日收盘,奕瑞科技的市值约190亿元。
顾铁目前同时担任奕瑞科技和视涯科技的董事长,如果此次视涯科技能成功上市,将成为顾铁旗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视涯科技的总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其股东名单中,合肥产业基金赫然在目;此外,公司其他的机构投资者还包括小米、招银国际、歌尔股份(002241.SZ)、精测电子(300567.SZ)、大疆科技等。
2023年2月9日,歌尔股份等8名股东对视涯科技进行了增资,投后估值约111亿元。
视涯科技在创立之初即定位于“微显示屏+光学系统+XR整体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提供商。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并为客户提供包括战略产品开发、光学系统与XR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公司已实现了全球首条12英寸硅基OLED产线的规模量产。
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也是XR设备中价值占比最高的核心硬件,公司目前已形成覆盖0.3英寸至1.4英寸不同尺寸、不同规格的产品阵列。
公司部分产品举例,来源:招股书
02
2023年核心产品降价,三年亏损近8亿元
在XR等下游市场持续发展的带动下,微显示行业需求提升,近几年视涯科技的收入也有所增长。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报告期),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亿元、2.15亿元、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亿元、-3.04亿元、-2.47亿元,三年亏损超7.98亿元。
招股书称,受行业特征影响,视涯科技目前尚处于前瞻性投入阶段,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规模较大,叠加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较高,部分战略客户订单尚未完全转化等因素,公司目前尚未盈利。
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为-10.39亿元。
关键财务数据,来源:招股书
视涯科技围绕近眼显示市场需求,核心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2024年,这部分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9.70%,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此外,战略产品开发业务占2024年收入的比例为7.32%,光学系统与XR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的收入占比为12.98%。
按下游主要应用场景来划分,公司来自VR/AR的收入占比为71.44%,来自热像/夜视等设备的收入占比为28.56%。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产品及服务类型构成,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视涯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9.12%、17.03%和21.52%。
2023年,公司结合部分战略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历史和较大的采购规模,针对性下调产品的销售单价,导致当年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毛利率较 2022 年有所下降。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193.83元/块、185元/块和183.41元/块,2023年单价同比下降了4.56%。
公司核心产品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的销售价格总体情况,来源:招股书
招股书中只选择了一家与同行业公司进行对比,即京东方,京东方是显示领域龙头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TFT-LCD、AMOLED等显示器件,行业发展成熟,毛利率相对较低。
视涯科技的硅基OLED微显示产品技术壁垒高,工艺难度相对较大,故产品毛利率比京东方要高一些,但是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
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对比,来源:招股书
较高的期间费用率也是导致视涯科技亏损的重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合计达10.65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占大头。
最近三年,公司累计研发费用7.9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5.61%。
视涯科技的主要客户包括字节跳动、雷鸟、联想等,主要供应商包括云英谷、中芯国际、深圳惠牛科技、厦门弘信电子等。
03
视涯科技的出货量约占全市场的 35.2%,面临索尼的竞争压力
从最初的理论研究到如今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AI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目前,AI产业处于高速建设阶段,核心产业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AI产业链,来源:招股书
生成式AI的出现能够显著提升内容生产的效率、降低内容创作门槛及成本,促进了内容生态快速繁荣。
在未来,不仅仅要让AI“看见”世界,还要让AI理解三维空间并与之互动,从而实现从视觉识别到真正理解现实世界的跨越。
XR设备将成为生成式AI相关内容消费的最佳载体,以及实现Physical AI的关键端侧设备。
XR设备形态主要包括AR眼镜、VR头显,贴近人类最重要的感官器官:嘴(声音的输出端)、耳(声音的接收端)和眼(图像的接收端),使得XR设备能够以一种直接且自然的方式,实现声音和图像等信息的交互及采集,与生成式AI大模型所强调的多模态信息处理及生成高度契合。
以2025年的CES展会上的“百镜大战”为代表,Meta、百度、Rokid与雷鸟等厂商纷纷发布自身“AI+AR”眼镜产品,三星、OPPO、vivo、华为、腾讯、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也在积极布局XR产品。
人类超七成的信息是通过人眼感知获取,显示屏一直以来都是人机交互的最核心界面。
总体而言,显示技术经历了三个显著的阶段:
在PC计算时代,由CRT技术主导并逐步发展到PDP;
在移动计算时代,由LCD与OLED技术主导;
在AI时代,XR设备是公认的多模态AI大模型最佳载体。而由于XR设备对于显示屏的体积、功耗、显示效果要求极高,以硅基OLED为代表的微显示屏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核心交互入口。
硅基OLED具有诸多优点,如高像素密度、轻薄、小体积、低功耗、自发光和高发光效率等,因此被视为最契合AI时代的新型显示技术。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全球硅基OLED显示屏销售额由2020年的3.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4.3%,预计将以94.11%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30年达到679.3亿元。
全球硅基OLED显示屏市场规模,来源:招股书
微显示产业链的上游包括设备、原材料及零部件与晶圆背板等供应商;
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微显示屏设计与制造、光机设计与制造和XR整体解决方案设计与制造等企业;
下游主要为面向不同应用领域的终端系统厂商。视涯科技处于产业链中上游。
具体产业链情况,来源:招股书
目前,硅基OLED微显示屏长期被境外厂商垄断。2024 年,行业内已实现百万级出货的厂商仅索尼与视涯科技,2024 年索尼在全球 XR 设备硅基 OLED 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约占全市场出货量的 50.8%;视涯科技的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境内第一,约占全市场出货量的 35.2%。
此外,传统领域的行业厂商还包京东方、eMagin(已被三星收购)等。
总体而言,视涯科技所处的硅基OLED微显示屏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公司还面临索尼等海外巨头的竞争压力,2023年产品价格出现下滑,公司收入规模较小,尚未实现盈利;未来,公司能否进入更多优质客户的供应链,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扭亏,格隆汇将保持关注。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