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工国际凭借在粉末冶金领域的突出成果登上央视《朝闻天下》栏目,其研发的高端金属粉末材料及应用场景被重点报道。这既是对天工国际行业地位的认可,也为我们揭开高端材料创新的面纱提供了窗口。
在全球高端制造持续升级的浪潮中,材料性能的每一次突破都成为产业跃迁的关键推手。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核聚变等赛道,核心部件对材料的寿命、强度与适配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苛要求。
《朝闻天下》报道中便呈现了这样一组对比: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的模具可以稳定运行超过2万模次,而传统工艺制造的同类产品往往在6000模次后便需更换。这种悬殊的性能差距,直接影响着下游产业的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
这背后的核心密码,藏在直径仅为五根头发丝厚度的金属粉末中。这种被业内称为“全世界最小的钢”的材料,正是粉末冶金技术的核心载体。作为破解传统制钢工艺瓶颈、推动高端材料国产化的关键力量,天工国际以这类金属粉末为基石,不仅打破了国外在高端粉末冶金领域的技术垄断,更在这一赛道上勾勒出中国高端制造从“跟跑”向“领跑”跨越的新图景。
一、技术破壁,粉末钢重塑产品边界
材料科学的突破往往始于对传统工艺的颠覆,天工国际的粉末冶金技术正实现这样的跨越。传统制钢如同雕琢石材,需不断削去冗余部分,不仅造成贵金属原料的大量浪费,更难以避免内部结构缺陷。而粉末冶金技术则像搭建精密积木,从根源上解决了传统制钢的性能缺陷,实现材料性能的质的飞跃。
这种工艺革新带来的价值提升体现在三个关键维度。
在寿命延长上,天工国际的粉末冶金产品已实现从6000到2万模次的突破,相当于将设备维护周期延长近3倍,未来随着工艺优化,这一数字有望攀升至5万甚至8万模次,进一步拉大与传统工艺的差距,大幅降低下游制造业的生产成本。
在材料利用效率上,粉末冶金可以大幅减少加工损耗,相比传统工艺显著节省贵金属原料,这在众多战略资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更具现实意义。
在性能强化上,其产品强度、硬度等关键指标较传统钢材提升2-5倍,完美适配高端制造对材料的严苛要求。
事实上,长期以来,有关粉末冶金的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这导致高端工业刀具材料需要从海外进口,为了突破这一技术瓶颈,天工国际从2018年以来持续投入研发,不仅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更在短短六年时间里,研发并生产出数十种粉末钢种,并将其从实验室搬到了工厂实现了量产,公司目前已具备 8000 吨的粉末冶金年产制粉能力,处于业内领先地位。
领先的技术优势为天工国际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助力,今年上半年天工国际与恒而达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双方约定自2026年起5年内,恒而达每年从天工处采购锯切工具专用粉末高速钢材料不少于100吨,五年合计采购不少于600吨。
二、场景扩充,前沿科技打开发展天花板
粉末冶金的技术优势,最终需通过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实现价值兑现,尤其是在人形机器人、核聚变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应用,为天工国际这类创新先锋打开了发展天花板。
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折期,高盛预计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花旗银行甚至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为上游的精密轴承、丝杠等核心部件的材料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
天工国际利用粉末冶金技术成功量产了型号为TPMDM02N的高氮钢,其硬度达58.5-60HRC,高于国内外同类高端不锈钢,且具有优秀的耐蚀性。该产品此前成功通过技术验证并正式交付润孚动力,用于行星滚柱丝杠生产。天工国际还与恒而达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双方将联合开发用于行星滚柱丝杠生产的高氮合金材料。
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而这一突破恰逢全球机器人产业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期,为公司抢占市场先机奠定基础。
最具前瞻性的布局当属核聚变材料领域。核聚变作为人类获取终极清洁能源的必由之路,已经成为众多大国的能源战略重点,也是当下最具想象空间的能源赛道。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万亿美元。这无疑将带动上游材料需求进入爆发增长期。
天工国际作为上游材料环节的重要参与者,已成功攻克核聚变装置用中子屏蔽新材料的成分冶炼、残余元素控制、雾化制粉、热等静压等关键生产流程中的技术难关,并实现小批量试产,有助于国内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建设,在这一前沿领域取得先发优势。
天工国际通过多场景的深度渗透,让粉末冶金技术的价值持续释放,也为自身搭建起穿越行业周期、面向未来的增长骨架。
三、结语
全球粉末冶金高速钢市场持续扩容,中国也迎来产业升级关键窗口期,天工国际凭借领先的产能规模、技术突破与全场景布局,已在高端材料竞争中占据优势。
从五根头发丝厚度的金属粉末,到支撑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核聚变等高端制造的关键材料,天工国际的发展轨迹印证了一个道理:材料创新是制造强国的基石。未来其继续深耕研发,将为中国高端制造筑牢根基,也为全球产业版图重构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