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间,东方日升(300118.SZ)发布半年度公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4.43亿元,同比下降28.8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6.79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9.63亿元,亏损缩窄。在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价格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东方日升(300118.SZ)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
异质结技术再创新高,效率与可靠性双突破
今年以来,东方日升在异质结(HJT)组件、储能系统及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面对行业普遍存在的价格战和低利润压力,东方日升选择以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得益于薄片化叠加双面微晶技术、低银含浆料、昇连接无应力互联等多项前沿核心技术,东方日升的高效异质结产品——Hyper-ion伏曦组件产品性能水平处于行业前列,组件量产平均功率可达741W,转换效率可达23.90%。同时,凭借行业领先的超薄电池技术和低温工艺及配套使用的高强度合金钢边框,伏曦组件整体碳足迹数值可低于376.5kgeqCO2/kWc。
在沙特SGS实证基地的测试中,该组件在高温环境下较TOPCon组件实现最高6.04%的发电量增益,展现了优异的实际应用表现。这一成就标志着东方日升在高效光伏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再次引领行业变革。“这不仅是效率和可靠性的提升,更是对新能源可持续性的根本承诺。”东方日升全球光伏研究院院长杨伯川博士强调说。
储能技术协同发展,光储一体化方案落地全球
光伏行业的激烈竞争已延伸至储能领域,报告期内,东方日升持续加强在储能业务研发方面的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差异化优势,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推出模块化储能产品矩阵。
工商业领域,iCon储能一体机集成PCS、BMS及DCDC转换技术,实现99%的整流效率与90%的系统效率,每百兆瓦年多发电300万度,适配工厂、社区等场景,累计交付超2GWh;电网级储能方面,eTron液冷集装箱采用5MWh模块化设计,占地面积较传统方案减少46%,通过三级液冷控温技术将PACK温差控制在2℃以内,支持VSG虚拟同步机功能,已中标德国、澳大利亚多个GW级项目;智慧管理平台使用的RisenCloud能源管理系统搭载AI算法,实现电站全生命周期优化,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8%,运维成本降低30%。
在配合光伏风电实现对传统发电站的替代、平滑新能源发电、电网调峰调频、工商业、微电网等应用领域,东方日升储能凭借新一代eTron(5MWh储能系统)、iCon(100kW/215kWh工商业一体机)等储能产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依托"光伏+储能"双轮驱动,在西班牙、日本等地完成多个光储一体化项目交付,年复合增长率超120%,产品可靠性、安全性、交付与服务能力得到海内外客户的普遍认可。
当前,光伏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东方日升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不仅为自身赢得市场空间,也为行业摆脱低效竞争提供了可行路径。目前东方日升已经完成多晶硅、硅棒、硅片、电池及组件的全产业链布局,同时公司亦不断拓宽光伏下游应用场景,积极响应国内外鼓励或强制配储的政策方针,通过电站应用继续向下延伸至储能电站业务,打造光储一体化综合服务,进一步打开盈利空间。
未来,东方日升将长期坚定一体化布局,充分发挥各环节业务协同效应,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构筑行业竞争壁垒,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股东回报水平。随着异质结技术进一步成熟和光储协同模式的推广,公司有望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