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盟科药业(688373.SH)上涨63.36%。
如若从2024年2月6日创下的低点(3.23元/股)算起,盟科药业已经上涨了150%。
这样的涨幅在一众创新药里边,绝对算得上是“优等生”。
不过,它的上涨并非像“妖股”那样急速爆拉,而经过长达1年时间而走出来的。
那它为什么能迎来估值修复呢?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盟科药业是一家以小分子化药研发为核心,以治疗感染性疾病为重点领域的创新药企业。
目前仅有康替唑胺片上市(2021年6月获批),这是一款新一代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可用于治疗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
噁唑烷酮类抗菌药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主要临床选择药物之一,具备抗菌活性好、体内分布广、可口服、诱导耐药风险低、潜在适应症广等临床优势。
革兰阳性菌的多重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寻找对革兰阳性菌的有效治疗药物是当今抗感染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与其他靶向核糖体的抗微生物药物不同,噁唑烷酮类药物通过将50S核糖体亚基与30S亚基界面附近的区域结合,阻止70S启动子(包括tRNA、mRNA和两个核糖体亚基)的形成,从而阻止RNA聚合酶被激活,转录无法进行,于是细菌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没有其他已知的抗菌剂抑制这一过程;因此,不存在交叉耐药性。
据盟科药业中报,中国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天数未来继续呈增长趋势,预计2030年增长至3000万天,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9%。
其中,已在中国上市的噁唑烷酮类药物包括利奈唑胺、特地唑胺和康替唑胺,其占中国治疗多重耐药性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治疗天数比例逐步增加,2024年达到44.8%,之后增速将保持平稳,2024-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7%,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52.6%。
相较于已上市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盟科药业康替唑胺片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相当的药物疗效和更好的安全性,且与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的不良反应少。
凭借这些优势,康替唑胺片在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血流感染、耐药结核等领域的治疗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真实世界案例。
通过积极拓展学术推广力度并进一步扩大医药商业公司分销网络,盟科药业康替唑胺片取得一定成绩,医院覆盖数量增加,进院处方量增长。截至2025年上半年期末,康替唑胺片已覆盖全国580家医院,实现正式准入及批量临采医院180家。
得益于此,25H1,康替唑胺片收入增长10.26%至6696.98万元,这是盟科全部收入来源。
就在2024年,盟科药业推出全新包装规格的单盒12片装康替唑胺片,为患者提供更灵活的用药选择,并以此来撬开代理销售模式(借力外部资源和代理商市场触达优势,快速开拓更多区域市场)。
不仅如此,盟科研发的康替唑胺片的水溶性前药--MRX-4(用于治疗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注射用)已获得NDA受理。与此同时,注射用MRX-4序贯康替唑胺片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已获准在中国及海外超20个国家开展。上市后,将极大拓展使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盟科还有两款创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MRX-8、MRX-5。
MRX-8是一种注射用多黏菌素类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感染,先后于2022年、2024年在美国和中国完成I期临床试验。
MRX-5是新型的苯并硼唑类抗生素,用于非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感染。更为关键的是,该药有望为NTM病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MRX-5已获得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意义重大。
不过,这些都是更为远期的增量。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